中国义乌网11月18日讯(记者 楼雅琪)15时30分,义乌市人武部政委蒋红阳、民政局相关人员、义乌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丽生等一行人来到廿三里埠头村慰问患急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特困优秀退役军人陈晓日,并送上了2万元救助金。
这一个小小的红包,陈晓日拿在手上却有一份“厚重感”,他知道这对于已经负债6万元的自己,无疑是“雪中送炭”。
2014年11月24日,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在正常不过的日子,但对于陈晓日一家来说,不幸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那天,一向身体健康的陈晓日突然发烧,爸爸陈国良顿时就急了,立马将他送往中心医院。“当时医生跟我们说,80%的可能是得了急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陈国良说,“从来没有想过会患这种病,我之前还催他早点娶媳妇呢!”听到医生的诊断后,陈晓日就立即被送往杭州浙一医院就诊。
每一次化疗,就是一次折磨,对于当兵退役回来的陈晓日也是一样。“化疗那几天,一点东西都吃不下。痛,难受。但现在已经习惯了。”说话的时候,30岁的他脸上露出一个像孩子般纯真的笑容。经过8次化疗,陈晓日身体也慢慢变好,站在记者面前的他,1米75的个子,留着一个板寸头,看上去魁梧有力。脸上看不出任何身患重症的痕迹。但被病魔侵蚀的他现在依然没有任何劳动能力,更别提赚钱能力。这一切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变得负债累累。
提到父母,他低下了头。父亲陈国良是个普通的泥水工,由于膝盖疼痛,不能长时间劳作,但为了筹医药费,他仍然坚持去劳作。母亲骆福妹在边上的厂里面做袜子的包装工作,哥哥在村子里开了个理发的小店。一年家里赚的钱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日开销。而中国义乌网记者了解到,目前陈晓日一家已经花去了10多万费用,原本的储蓄也全部用尽,甚至倒欠了别人6万元。
“现在在医院一天至少七八百。等过段时间,就要抓中药来吃,费用也不低。要想治愈成功,只有骨髓移植,但那最少要50万的费用,这对于我们打工的来说太难了。”陈国良说,“为了能治好他的病,家里把亲朋好友都借了一遍,但缺口仍然很大。”
对于陈晓日来说,寒冬已经来临,但他相信暖阳依然在。得知他生病后,原先工作的厂里,70多名员工筹集捐助了他1万元。记者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让他们一家沐浴在暖阳之下,度过这个寒冬。
资料:陈晓日2004年入伍,2006年11月被团表彰为“优秀士兵”,2008年11月被团表章为“优秀士官”, 2009年11月被团表章为“优秀士官”,2009年7月荣获“三等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