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兵后裔情系桑梓 四百年等一回的相聚(0/0)

5秒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再看一次回到高清图集

  中国义乌网1216 日讯(记者 蒋守洋)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义乌人,他们远离家乡,上阵杀敌,所向披靡,北上保境,戍守边关。这是一个传奇的群体,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义乌兵。

  以义乌兵为主力的戚家军基本荡平东南沿海倭患后,追随戚继光北上,还做了一个名垂青史的壮举——修筑长城。当年数以万计的义乌壮士早已作古,在长城脚下,留下了他们的血脉。

  46小时、1600多公里的“回乡之旅”

  68岁的叶成学和65岁的妻子楼素云在得知要回义乌老家“探亲”的消息后,激动得一宿没睡,12月14日11:00,他们就从辽宁绥中县立根台村的家里出发前往葫芦岛市。15日凌晨2:00,他们和同行的村民共26人坐上了开往义乌的火车。

  16日清晨5:40,随着列车缓缓进站,他们终于踏上了在梦中出现了无数次的故土。下了火车,他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写着“我们回家了”的标语,向着家的方向走去。火车站的出站口,在0℃的气温下等候许久的义亭镇叶前村村民正举着“热烈欢迎义乌兵叶氏后裔桑梓行”的横幅翘首以盼。

  “来了,来了!”人群中有人指着出站通道的方向喊道。

  这一刻的握手,经历了太多的等候。

  为亲人戴上红花,叶前村20位村民开来了16辆车来接他们回家。

  上午8:30,鞭炮和锣鼓声越来越近。叶前村全村人都在村口等着,村腰鼓队、锣鼓班敲出喜庆而隆重的乐声,长长的进村通道张灯结彩。

  在叶大宗祠,来自1600多公里外的义乌兵后裔与叶前村民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趟回家,他们走了46小时。

  情系桑梓 四百年等一回

  400多年前,上万名义乌兵戍守边关,修筑了九门口长城、山海关的老龙头长城、北京金山岭长城、河北抚宁董家口长城等。可以说,这些长城,是义乌兵的血泪和汗水铸成的,这里不止埋葬了一大批义乌人的青春,还埋葬着未知详数的义乌人的身和魂。

  且不说戚继光在“九边之首”总兵府驻地有亲笔所书“乌伤诸壮士”,亦不看长城沿线所立的功德碑上吴惟忠、黄宗统、龚子敬那一位位义乌兵将领的名字,单是长城边那一块块面向南方,刻着“浙江金华府易武(义乌)县人氏”的墓碑,就可知两地有着根脉相连的血缘。

  在义乌史志编辑部和一批热心人士的努力下,寻访义乌兵后裔的工作有了不少成果。一批义乌兵后裔和义乌兵后裔聚居地被找到。立根台村,就是义乌义亭镇叶前村的义乌兵后裔聚居地。

  去年,40多位叶前村民去了辽宁绥中县立根台村“走亲”。参加过去年“走亲”的叶玉英说,真的没想到,我们还有这么一群亲人在那么远的地方。

  这次桑梓行的“领队”叶庆海说,虽然家谱整理的工作十分困难,但是有信心把家谱修整好,要把辽宁绥中的义乌兵叶氏后人名字续到义乌叶前村的家谱中来。同时他也代表北方戍边的叶氏后裔,对义乌相关部门和叶前村村民的热情接待表示诚挚感谢。他说,我们血浓于水,愿亲情常在,友谊永存。

  这次的26位义乌兵后裔盎然只是一个代表,其实,在秦皇岛境内374.5公里和辽宁绥中县境内58公里长城沿线150余个自然村都有修筑长城的义乌兵后裔聚居。

  这次的回家,是个开始,数百年披星戴月、情系桑梓的乌伤儿女,带上家乡父老的祝福和乡愿,把根脉相连的情义延续下去。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N发布时间: 2015-12-16 20:24:48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蒋守洋 |编辑: 祝璐
在线投稿投稿方式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