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2日讯(记者 朱宇婷)作为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义乌这座城市内,外来人口已远远超过本地人口。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建设者或经商办厂或务工,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成为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这次两会,“新义乌人”不约而同地成了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
上午10点,义乌市举行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外来建设者座谈会。来自不同省、市的12位代表各抒己见,通过发言,为义乌未来发展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宁波商会会长周建强首先发言,他认为,目前仍有部分人员对商会存在一定的意见,针对如何进行商会建设问题,他提出了相应的意见:首先需要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加强商会建设,让群众进一步认识商会、了解商会,充分发挥商会的资源、资金等社会资源优势,充当转型升级的实干家,加强与外地商会的友好关系,支持有名的企业“走出去”,促进义乌对外经济的合作。
“我来义乌已经十几年了,作为一个外来建设者,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多年来,这个问题也已经改善很多,但是我觉得,这方面还是远远不够,仍然需要加强。”泉州商会会长蔡辉煌说,“此外,先前政府提出了‘对工业的十点意见’,我看了之后发现,这个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优质企业,比如上市公司等,我在想,政府有没有可能出台一些政策,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十条意见’来呢?多听一听他们的声音。”
金华东北商会联合会会长徐连海建议:“希望政府能够重视和提升商会会长的个人素质及各方面的权衡能力。比如,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严格的考核机制,在会长带领下的所有外来建设者,在工作上如果达到政府的考核标准,可否给予一些名誉上的奖励,让这些外来建设者在义乌找到生活空间、人生价值,在家乡能够成为义乌招商引资的大使,让商会发挥最大的价值。”
“义乌企业需要发展,人文关怀的培养是一大重点。外来建设者在创业或务工过程中,住房等成本太高,致使义乌成了一个创业‘孵化器’,等创业成功了,他们就走了。希望政府能重视这一问题,同时,政府是否能够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创业基地,义乌不应该是一个‘候鸟城市’,而应该转变为一个‘筑巢城市’。”义乌国际商贸城G区36组组长于雄飞如是说。
听取发言后,与会的市领导表示,各代表所反映的问题涉及面广,并且切中时弊,义乌市委、市政府将认真考虑并着手改进。同时,也欢迎更多的外来建设者通过各种方式,反映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义乌发展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