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11日讯(记者 毛旭倩)近日,义乌市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名单,这其中,地处义乌偏远地区的赤岸镇尚阳小学成为了根雕项目的教学传承基地。
五指山、大寒尖、尚阳老街,尚阳小学建在风光优美的义南山区,目前有六个年级、10个班,据校长介绍,目前就读的孩子有的是本辖区户口的,也有在赤岸、佛堂等地工作的外来建设者的子女。
全校22位老师中有好几个是“义乌媳妇”、“义乌女婿”,另一半在城里工作,就把家都安在了城里,虽然尚阳小学到城里的路况不算差,但由于路程远,许多教师每天的通勤时间都在一个多小时,校长朱履平说道。
虽然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但在师资、学校硬件设施方面一点也不输其他学校,让朱校长骄傲的是,学校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都愿意扎根农村,把自己的爱播撒给学生。
担任班主任的郑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代表,从外地来到义乌后考取了教师岗位,初到尚阳小学接手一个班级,郑老师发现学生们都无法静下心来看书学习,于是她想到了用让学生做手工的方法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一段时间后,果然有了成效。
而这个手工项目衍纸现在也成了学校的选修课。中国义乌网记者来到尚阳小学时,正好是学校的选修课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的课时里,学生可以上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会出现在同一个课堂,室内室外的课堂也不学语文、数学等主课,根雕、衍纸、书法、十字绣、羽毛球、排球等课程让学生有了多方面的体验。
在郑老师的课堂上,清一色的小女生,四五个围坐一桌,桌子上是五颜六色的彩纸、模具,用纸变幻出不同形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学生们时而埋头“苦干”,时而热烈地讨论着,郑老师坐在学生中间耐心地帮助她们完成作品。
而另一个根雕课堂上,风格来得更“粗犷”,一群学生时而摆弄树根左看右看观察其形状,时而用砂纸对着木头表面搓动,为它们“抛光”。金华市、义乌市根雕艺术非遗传承人毛元兴是根雕课的老师,有着30多年根雕经验的他平时还会自学画画,是一个十足的“文艺分子”,被邀请来给孩子上根雕课,他表示很开心,因为自己崇尚“自然派”的根雕技法,注重还原素材的本真。在尚阳小学的根雕课堂上,他认为更多地是要让学生认识、接触根雕,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据了解,自2009年起,尚阳小学就开设了根雕课,起初许多教学用的树根还是家长从山上挖开的,校长朱履平表示,学校正加紧提升根雕课质量,争取申报精品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