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记者一行前往浙江宁波、安吉两地,聚焦引进高校“标兵”———宁波诺丁汉大学和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中德工程师学院),学习先进经验,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推动义乌发展“借力引智”。
宁波诺丁汉大学:通往世界之“桥”
2004年,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创办宁波诺丁汉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中英教育领域开启了深度融合。
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伟其介绍,宁波诺丁汉大学一期投资共4.5亿元,其中中方投资3亿元、外方投资1.5亿元。大学教材从英国诺丁汉大学引进,图书馆藏书是来自世界各地出版社的原版书籍,师资由英国诺丁汉大学在全球选聘,外籍教师逾八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接轨,网络和教学资源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共享,学位证书由英国诺丁汉大学颁发。
建校12年来,年轻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展示了强劲的竞争力———
65%毕业生赴国外院校读研深造,其中70%进入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世界100强大学深造,超过20%进入世界排名前十强的顶尖院校读研;就业学生大多进入宝洁、强生等世界500强企业;
国际大赛上,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子频频获奖;
报考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考生越来越多,高考录取分数线一年高于一年;
创办了多个研究中心:可持续制造研究中心、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国际博士创新研究中心、国际金融研究中心……
沈伟其说,从建校起,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科设置就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引进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优势学科;二是紧密结合宁波本地发展需求,组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学科群。正是坚持这两大原则,宁波诺丁汉大学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宁波经济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其学科发展也与本地经济转型升级形成联动,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强大智力支撑。
目前,宁波诺丁汉大学在校学生6600多人。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此学习、交流,他们将宁波元素、中国元素带往世界各地。
安吉中德工程师学院:425天创造“安吉速度”
安吉中德工程师学院由浙江科技学院与安吉县共同建设,并与德国院校联合办学,属于浙江科技学院的二级学院,为公办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以工科为主,办学规模为在校生5000人。
据该学院后勤事务中心主任王玮介绍,安吉中德工程师学院建设总投资约8亿元,由安吉县出资建设,校区用地面积约500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从2012年9月开始,安吉县与浙江科技学院洽谈合作办学,同年12月正式签约,2013年7月破土动工建设,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建设完成历时两年。在短短的425天建设期内,安吉举全县之力与浙江科技学院筹建领导小组携手共进、攻坚克难、齐抓共管,使中德工程师学院的18栋单体建筑从一片荒山中拔地而起,共同创造了新的“安吉速度”、“浙江效率”。(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王玮说,中德工程师学院是我省第一所非独立设置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院校,其留学生教育也处于省内高校前列。学院主要针对土木工程、电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招生,在教学上借鉴德国模式,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学院学生一旦毕业,可拿到浙江科技学院与德国院校的双学士学位。
浙江科技学院与安吉县为什么能一拍即合?双方合作是否共赢?安吉愿意出资8亿元建设校区让浙江科技学院把项目带到安吉来,体现的是安吉人的诚意。而对安吉人来说,一座大学的落地带来的将是经济、生活甚至文化上的改变、提升。这种地校合作在文化上的软对接,其背后所产生的隐性效应,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义乌高校引进之路不能简单“拿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宁波、安吉两地高校引进的经验,义乌不仅可以借鉴,还可以创新吸收。
采访中了解到,上述两所高校都具有开放远大的胸襟、热情投入建设的情怀,注重高校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
在推进速度上,两所高校都体现了高效的建设节奏,从启动建设到具备基本功能投入使用,基本都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完成。
从中外合作模式来看,中方主要负责土地、楼宇、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而学术科研及教学工作由外方全权负责,项目课程从外方引进,专业教师由外方选派,使用与外方原版一致的教材。
“经济想要全球化,教育必须国际化。”国际化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标签,成功的中外合作大学始终会将国际化作为第一发展战略,适时适度考虑本土化。
据了解,现行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目前,国内创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物色国内一流大学与国际知名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二是通过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办学,创办非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目前创办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获批难度大,而创办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可以减少办学风险,更符合当前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导向,获批相对容易。
如今,中外合作办学的工作重点正在实现“三个转变”: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从模仿复制向合作创新转变,从学生流动向能力提升、聚焦优质转变。基于此,坚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合作共赢的标准就显得异常重要。
当然,义乌的高校引进之路不能简单推行“拿来主义”,还需把握机遇、全盘考虑、注重长远,要坚持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导向,以提高教育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宗旨,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两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