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镇街 正文

截污纳管堵住源头 生态治污美化环境

上西陶“门口塘”的美丽嬗变

发布时间: 2016-05-17 09:08:25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通讯员 吴陶东

  中国义乌网5月17日讯(义乌商报通讯员 吴陶东)在环城北路与310省道立交互通一角,紧靠苏溪镇上西陶村南侧村口有一口前几年才挖的池塘。村里建起池塘,村民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门口塘”一度变成了臭水塘,让上西陶村民吃足了苦头。“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后,苏溪镇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有效破解了这个“门口塘”的治理难题,让它美丽转身。

  净化池成了臭水塘

  上西陶村外来人口多,家庭作坊式工业规模小、数量大,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为了收集、净化该村的污水,苏溪镇在村的下游修建了一个占地二三亩的池塘。

  然后,随着污水引入池塘,沉淀后不仅不见水变清,反而产生了难闻的臭气。为了改善水质,相关部门在池塘中投放了三台增氧机,日夜不停地运转,但池塘水质仍然不见好转。增氧机运转扬起的水花随风飘扬,反而把臭气传播得更远,附近村民连窗户都不敢打开。走近池塘,气味令人作呕。当地村民叫苦不迭,纷纷希望政府着手解决。

  如何破解这道治污难题,苏溪镇“五水共治”等相关部门伤透了脑筋。

  治污讲科学

  针对“门口塘”的实际情况,苏溪镇相关人员经过深入分析和认证,认为挖池塘沉淀治污,污水量过大,采用自然净化的方法行不通,必须开展截污纳管工作。接下来就是挖开道路,把村里主要污染源引入到污水总管,从根本上解决了雨污不分流的状况。治污从根本上着手,尽管增加了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生态治污见成效

  上西陶村地势复杂,流经上西陶村的有山塘水、山坡集雨水,还有从上游镇区苏福路一带下来的“过路”水,水质成分较为复杂,雨水当中夹杂了一部分污染水源。如果把这些水直排到下游的东青溪,再流到义乌江,将会扩大污染面。苏溪镇决定在上西陶村的“门口塘”采用“尾水生态治污法”,将污染水源有效处理。

  所谓“尾水生态治污法”,就是利用人工生态方法达到脱氮除磷的工艺。

  苏溪镇在池塘中种上大量黄花鸢尾、水碧、狐尾草等水生植物,让植物根系吸收、分解、消化水中的氨氮磷有机质。

  从2015年8月开始,在池塘中试验性的种植这些植物效果非常好。这些植物在污水池中生长、发育、繁殖得很好,除了冬天有点变黄外,基本上都是绿色的,对改善水质和美好环境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住在池塘附近的上西陶村民吕新生说:“以前这口池塘很臭,我们都不敢开窗,现在好多了,满池塘绿油油一片,我们还经常在池塘边散步。”在附近种植草莓的朱老伯也说,现在臭味没有了。

  如今在上西陶的这个“门口塘”里,植物在池中生长得非常旺盛,基本上把水面覆盖了;水体水质较为清澈,站在池塘边沿,闻不到异味。而在池塘一角的净化后出水口,也没有氮磷浓度过高的痕迹。

  上西陶“门口塘”的美丽嬗变,给该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