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今日话题 正文

守护校园食品安全就应该动真格

发布时间: 2021-07-21 10:06:37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胡欣红

  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适应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推动学校营养与健康工作,规范学校营养与健康相关管理行为作出要求。《指南》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营养与健康学校的建设,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建设营养与健康学校可参照执行。

  近期,媒体报道了多地出现中小学小卖部招租金额过大现象,引发社会舆论关注。在这样的情形下,《指南》有关“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要求,赢得了一片叫好。

  校园小卖部的设立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学生,可以方便学生购买生活用品等。但问题是,现在的校园小卖部往往是“独家经营”,容易滋生种种问题。屡屡拍出的“天价”小卖部,更加剧了公众“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担忧。关了小卖部,学生自然不可能“挨宰”了,但如何满足学生的“刚需”,同样是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守护学生健康必须“动真格”,具体如何落实却大有文章可做。

  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并非一刀切。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就明确规定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之后,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再度强调非寄宿制中小学不得设食品小卖部。此次四部门印发的《指南》,也是鼓励各地各类学校自愿参与。换言之,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考虑是否要关闭小卖部。暂时不具备条件参与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的学校,可以暂缓推进。

  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也不只是简单的一纸禁令,而是综合施策通盘考虑。

  一些学生之所以经常往小卖部跑,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三餐没吃饱,肚子饿了自然要到小卖部寻求“解决”;二则是小卖部能提供各种诱人的“美食”。前者既可能与食堂饭菜质量相关,也可能是学生个体的饮食习惯、健康意识等导致的。后者所谓的“美食”,则大多是没啥营养还加入各种莫名其妙食品添加剂的垃圾食品,比如只有辣味的辣条、五颜六色的泡泡糖以及全是味精的薯片……

  关掉校内小卖部,除了解决好“正餐”问题,还要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饮食观念等入手。为此,《指南》从食品安全、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口腔健康、视力保护和心理健康等多个维度提出规范化要求,营造校园健康氛围,引导师生不断增强营养与健康意识,以全面促进学生健康。

  推进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禁止设置小卖部之后,对学校食堂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的饭菜不仅管饱而且要更加健康美味。

  在这方面,日本中小学校的“供食制度”或许值得借鉴。除了建立一系列严格的卫生规章制度之外,还配备专职营养师,根据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等,制定营养菜单。学校营养师会提前就将下一个月的菜单制定出来,让孩子交给家长参考,以便使家中的饮食尽可能的不要与学校菜单发生重复或者冲突。学校的菜单一个月内每餐都不会重复,并且会标明每一餐的营养成分、食材的来源与产地等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情不同,我们很难简单复制一步到位,但无疑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孩子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再怎么用力都不为过。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