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法官巧解“父子结”

发布时间: 2015-09-10 14:20:34 来源: 义乌商报 作者:

  中国义乌网9月10日讯(义乌商报应悦)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如今法官巧解父子结。昨日,市人民法院苏溪法庭将巡回法庭开到了山村里,“断”了一次家务事,化解了一对父子三十年的积怨。

  父子结怨

  傅老汉今年已是85岁,膝下现育有四子。多年前与第三个儿子因故闹别扭,琐事矛盾频发。随着时间的推移,父子间的冲突也不断升级,双方积怨三十多年形同陌路。傅老汉和老伴年纪大了,失去了劳动能力,也没有经济来源,多年来的赡养费一直是四个儿子平摊的,每人每年1200元。老三虽然与父亲不和,但每年的赡养费还是定时上交的。

  近年来,傅老汉和老伴身体大不如前,跑医院的次数多了起来,可医药费问题再次成了引爆父子俩矛盾的导火线。傅老汉的脾气不太好,火气一上来,到老三家又砸东西又闹事,老三一赌气,不肯支付医药费。

  村干部出面处理这对父子间的恩怨,但双方都一肚子怨气拒绝和好,闹得无果而终。于是,傅老汉一纸诉状告到了法院。

  庭审调解

  法庭受理后,考虑到本案为赡养纠纷,父子二人对簿法院公堂容易激化矛盾,为了方便其诉讼,苏溪法庭决定到傅老汉所在的村进行巡回审理,尽量“就地化解”,同时还要“以案说法”,达到“审理一案,影响一片”的目的。

  昨天一早,法官们驱车20多公里来到傅老汉所在的村,在老年活动中心挂起国徽、拉起“巡回法庭”横幅、摆上桌牌,公开审理傅老汉和傅老三的赡养纠纷一案。

  村老年活动中心座无虚席,挤满了前来旁听的村民。上午9点45分,庭审正式开始,85岁的傅老汉和他的代理人坐在原告席上,提出要求老三支付子女们均摊后的医药费15227元和未来每年支付赡养费2000元的诉讼请求。这立即引来老三的一顿怨言,痛陈父亲过错,表示要其承担医药费心有不甘。傅老汉也一度情绪失控,连连指责儿子。双方各执一词,针锋相对。

  见双方对立情绪严重,休庭后,法官们和调解员分别对傅老汉和膝下傅老三进行调解,并请小儿子和小孙子从中劝解。

  父子言和

  庭下调解中,法官和调解员耐心地对当事人析事明理。

  首先指出了傅老汉的不足之处。接着又劝说老三夫妇:“尊老爱幼、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为子女对老人不能过份苛求,毕竟是父母把子女辛苦拉扯大,即使有点过错,养育之恩也不能不报。赡养老人也是法定的义务,不养老国法也不容,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希望爷俩都能互相宽容和体谅,处理好父子关系……”

  经过法官和调解员语重心长的一番道理开导和法律宣传,终于打破双方当事人内心冻结已久的“坚冰”,傅老汉意识到自己确有没做好的地方,望儿子谅解。傅老三看到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心也软了下来,表示愿意支付费用。

  经过40多分钟的真诚沟通,双方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老三支付给父亲所拖欠的医药费10000元,傅老汉自愿放弃余款5227元,从明年开始老三每年支付给傅老汉每年2000元的生活费。至此,这对结怨多年的父子终于感受到了“父子情深”的温暖。

  圆满和解

  案件审理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前来旁听的村民也深受启发。“万事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警示,告诉我们一定要家庭和睦。”村民们说。

  村委主任也对这次庭审竖起了大拇指,直夸:“这是好事,这次巡回审判,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既为当事人解决了纠纷,也增强了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便捷和温暖。”

  据悉,这已是市人民法院的“巡回法庭”第三次到老百姓身边开庭审理案件。市人民法院有关领导表示,巡回审判的进一步加强,是新时期义乌法院践行群众路线教育、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之一。此次赡养案的审判,通过便民化的审理方式,变当事人“出门”为法官“上门”,把方便留给群众,有效延伸了司法服务半径;通过就地审判,变“老年协会”为“法律讲堂”,使审判效果进一步扩大,教育功能进一步放大。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王玲飞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