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 正文

金华垃圾分类引海外学子集体点赞

发布时间: 2015-10-21 08:30:34 来源: 金华新闻网 作者: 吴骞 汪蕾

  这些天,“金华农村垃圾桶”在网上爆火,网友甚至封其为“中国好垃圾桶”,并建议在全国推广。在第二季“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的中心营地,金华开发区汤溪镇寺平村,每家每户门前的分类垃圾桶,赢得海外名校学子的集体点赞,有学子甚至希望能将这种可持续环保的理念和做法带回家乡,在各自国家推广。

  古村落也能将垃圾分类做得很棒

  昨天,记者在寺平村里转了一圈,家家户户门口,均摆着两个垃圾桶,个头高些的绿色,上面标注着“其他垃圾”,代表投放不可腐烂的垃圾;个头矮些的蓝色,上面则标注着“厨余垃圾”,代表可在里面投放可腐烂的垃圾。

  这些颜色醒目的分类垃圾桶,在第二季活动开始的头一天,就吸引了海外学子们的注意。来自美国的米歇尔说,当得知要来到金华农村体验21天,实际上,她也有过一些担心。“之前我曾去过一些中国其他地方,发现有些人即使身边有垃圾桶也将垃圾随手扔在地上。”

  在村里待了没几天,她发现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因为垃圾分类对村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自觉的习惯了。“我没有想到,在一个古村落里也会有垃圾分类。”她说,在美国扔垃圾是一门学问,美国人对垃圾处理非常认真,各个地方的分类形式都不同,主要分一般垃圾和厨余垃圾。不过垃圾箱体积很大,而且分类比较细,对农村老人而言,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而像寺平村这种小型的分类垃圾桶,简单易懂,更加适合这里的农村特色,非常值得推广。她希望金华农村的垃圾分类法能推广到更多的中国农村,整体生态环境自然会越来越好,她愿意将这种好做法传播出去。

  “在我们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垃圾分类,我觉得很新奇。”来自老挝的thien对寺平村的垃圾分类表现出浓厚兴趣。他认为,寺平村简单的垃圾分类方式可以让村内的村民既处理了垃圾、改善了村内的卫生条件,又能做到分类处理,简直是一个创造性的发明。在他看来,寺平村内环境很好,小溪环绕再结合分类垃圾,空气清晰,这也是老挝人所向往的农村生活。“我希望把这个做法带回老挝,这样的分类方式很适合推广起来。”

  喀麦隆小伙雷内同样希望把在寺平看到的垃圾分类做法,带回自己的家乡。在寺平村的这些天,家家户户门前蓝绿相间的分类垃圾桶让他觉得很新奇,垃圾桶上画着“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的logo,让他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两种垃圾桶的不同功能。而且每天,村里的保洁人员都会将桶的垃圾及时清空,保证村容村貌的干净。

  雷内说,在这样一个古朴的小村里,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分类思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保留传统文化和建筑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村里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一定会吸引来更多游客。”

  他告诉记者,在喀麦隆的农村,不少地方都是采用填埋和焚烧的方式来处理垃圾,这样很不环保。“我要把这种简单、方便、实用的分类垃圾桶拍下来,带回喀麦隆,让金华农村的垃圾分类法给我的家乡带去新变化。”

  寺平村支书戴维平告诉记者,作为汤溪镇第一批开展垃圾分类的村子,寺平从今年6月起就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和做法推广进各家各户,村里500多户人家门口,均摆放上了分类垃圾箱。每天还有14个人,针对村里14个村民小组挨家挨户进门动员,并手把手教每个人如何将两种垃圾进行分类。村里还增加了保洁人员,4个人负责收其他垃圾,两个人专门负责收厨余垃圾,及时将村民投放的垃圾清理干净。

  第二季海外名校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启动前,寺平对村里的卫生环境进行深度整治,70天共清理出2700吨垃圾。活动期间,村里的卫生环境依旧保持得很好,路面上很难见到一点垃圾。不仅是学子,就连周边慕名而来的游客见了,都竖起大拇指。从市区来的方先生说,真没想到古村里会这么干净,这样的环境,让人情不自禁就想在这里多住上几天。

  汤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有已在全镇推开,72个行政村中有69个村的垃圾分类工作,通过金华开发区的验收。而在“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项目的促动下,不仅是寺平,镇里的其他村子,特别是寺平周边村子,环境卫生上均得到提升。现在无论走进哪个村,都能令人感觉干净整洁。

  第一季“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的中心营地,金东区澧浦镇琐园村,正是那个在网上火了的“金华农村垃圾桶”的所在地。村委吕跃河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起,琐园村作为试点村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刚开始,村民们也觉得有些麻烦,但想着过两个月外国朋友就要进村了,要把村里环境整理得更干净,大伙儿就把垃圾分类当成一件事放在心上。

  “差不多半年下来,村民们慢慢习惯了垃圾要分类,连带路面都干净了不少,平时基本看不到垃圾,即便有烟头塑料纸,也会主动把捡起来。”吕跃河说,如今,村民们已经打心底里接受垃圾分类,也明白了它带来的好处。每天早上起来,把前一晚的垃圾分类扔进家门口的垃圾桶里,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变好,更多的还是村民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这才是新农村发展的根本。”

  市农办相关负责人告诉介绍,目前,这个被网友称为“最接地气的垃圾分类方法”的金华农村垃圾分类模式,已经推广到全市145个乡镇、3163个行政村,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65%。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王玲飞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