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何欣 正文

走进缸窑古村 穿越千年制陶

发布时间: 2015-11-03 22:30:51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何欣

  沿着义乌市义亭镇缸窑村古驿道徐步而行,一股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东金古道、陈记酒坊、龙眼古井、龙窑……每移动几步,缸窑古村历代村民的生活场景随之展现开来。深秋的午后,夕阳的余晖映照在这个宁静的古村,让人心境沉淀。

  一个因制陶兴起的村落

  “龙窑烧制一批陶器,要经过七天七夜。”缸窑村党支部书记陈跃俊站在隧道式狹长的窑洞内,指着60米长的斜坡说,“摆一溜晾70%干的坯,从底部开始烧,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以上。”记者发现2.3米高的窑顶部内壁结着2厘米左右厚度的结晶,像是覆盖了一层青黑色的琉璃。

  这座老窑始建于北宋后期,是缸窑村现存的两座龙窑之一。1969年,缸窑村北郊又建了一座长达70米左右的特长龙窑,村中前后共有过6座龙窑。龙窑有上有几个拳头大的通风口,以促进自然通风,底部烧杂柴、松枝等燃料加热,火焰有力,升温快,燃烧面积大,一次可容纳上千件坯品。

  最早来此地办窑厂的是邻近的杭畴村村民。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中饭送到厂里吃,下班后回家住宿,因上下班往返有数里路,觉得很不方便,办窑人就在厂址附近平了地基,盖了房子,和家眷一起住了下来。经过祖祖辈辈的繁衍生息,300多年前,一个小小的制陶村落——缸窑开始显现。“缸窑”一词是当时人们对生产方式的一种习惯性称呼,这种称呼被一直延续下来。

  上一次使用龙窑烧制陶器是在2005年,由于社会不断发展,轻便美观的塑料和铝制品大量进入市场,代替陶器使用,以致陶器业陷入了困境,传统的制陶业陷入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

  去年,缸窑村开设了陶艺体验中心,给陶制品制作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大型的制陶场所。体验馆采用大实木桌椅,设有休息厅、茶水供应、空调、电视,可同时容纳300人。另外,体验馆内还有三个相对僻静的工作室,专门用作中国美院陶艺教授、台湾制陶大师的创作室。每逢周末,前来陶艺体验中心的大人、孩子陆续不断,晾坯架上放满了各种陶艺作品。在这座古老的缸窑村,制陶工艺又在悄然兴起。

  一座千年文化构筑的精神家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制陶业兴盛的缸窑村,丰衣足食的村民们创造了丰富独特的文化。

  这里有古建筑群:十八间、十六间、十四间、七间等。其中,“十八间”的古建筑最为宏伟,2011年,它被列为义乌市级文保单位。从“十八间”残留的雕花、粗壮的石柱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相当辉煌的建筑群。据考证,大约在1793年,陈维恒首家从杭畴移居缸窑村,在这里办陶器厂兼种田,全家人勤劳苦干,艰苦创业;到第二代陈鼎远(即元兴)时建了“谦受堂”(十八间)。

  这里有古驿道:贴着谦受堂的北墙而过,自东向西贯穿缸窑村中心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石子路。这是一条连通东阳与金华的古驿道,作为一条捷径,它给予人们几百年来从事商业活动、物资交流、生活往来的便利。在老人们的记忆里,这里有着再熟悉不过的路景和谈笑。如今,缸窑村在村内小路上铺设了与古驿道类似的鹅卵石、青砖,使村内的小路洁净古朴。

  这里有历代文艺青年:解放前的锣鼓班、五十年代的“农乐剧团”、七十年代的样板戏、八十年代的婺剧团、九十年代的村文艺队。缸窑村天然地有着创造与吸引文艺活动的基因,现在的陈氏宗祠内设有婺剧表演舞台,每周日下午一点钟都有从金华来的婺剧演员进行婺剧表演。祠堂内还设有免费开放的村民图书馆,许多中小学生放学后就泡在这个图书馆内汲取文化养分。

  “看千年窑火,品千年传承老酒,住八百年陶房,学一脉相承的陶艺,听陶工爷爷讲故事。”在这个古村落里,享受慢生活。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朱宇婷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