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13日讯(记者 黄云灵 龚书弘 编辑 童荟颖)8月12日下午3点,室外体感温度直冲40℃,马路散发着热腾腾的白光,亮得人睁不开眼。在义乌市江东街道五爱社区,新疆姑娘吐送尼莎肉孜买提(汉语名字“莎莎”)刚刚结束一户人家的走访,马上要前往下一家。
莎莎是义乌市公安局江东派出所辅警,也是“阿依乐·莎莎”工作室的负责人。据她介绍,江东派出所辖区内外来人口约30万,其中少数民族有29个,人数近4万人,此外还有来自118个国家地区的外商超6800人。
“在维吾尔语里,‘阿依乐’是‘一家人’的意思,我们的工作室希望以服务为切口,帮助外国友人和少数民族同胞更好地融入义乌。”
当天,潮新闻记者跟随莎莎到五爱社区串门,看她用多种语言展开入户走访、民情代办、志愿服务,为辖区邻里排忧解难。
潮新闻记者跟随莎莎去社区串门 记者 龚书弘 摄
入户走访:一天跑五六家
“我们现在要去的是桥东二区,他们一家人来自巴基斯坦,在义乌做生意很久了,现在3个孩子都在这上学……”莎莎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一边熟门熟路地找到了瑞贝卡家。
瑞贝卡住在二楼,窗外绿树掩映给室内带来了些清凉。一见面,两人便用英语寒暄了起来。“我主要是问她家里情况还好吗,先生的生意如何,最近孩子们在忙什么,她说都挺好的,孩子放暑假会去游泳,上拳击课,玩得很开心。”莎莎告诉记者。
莎莎和瑞贝卡相识于2019年。那时候,设置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阿依乐·莎莎”工作室刚刚成立,少人问津。她打开工作突破口的方式是一家接一家地走访,敲开辖区少数民族同胞、外商的门介绍自己和工作室,一天至少要跑五六户。
“一开始不太容易,通常男主人工作比较忙,他们不在家的时候,不希望有人上门。”莎莎回忆,她坚持不懈地与社区居民们约时间,了解情况和需求,热心解答每一个提问,甚至也搬到附近来居住,“最后总算和大家都熟悉了。”
瑞贝卡还清楚记得自己与莎莎的接触,“我丈夫很早就到义乌做生意了,我是前几年才来的,那时孩子还小,正需要找培训班,莎莎帮了很大忙,后来,她开始组织社区活动,我也加入了公益家长群,常带孩子去参加活动,见面的时间更多了。”
瑞贝卡说,自己在义乌这些年,交到了包括莎莎在内的不少中国朋友,“她们告诉我哪里的市场好逛,教我骑共享单车,还带我一起包饺子、做中国菜。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很习惯和喜欢在义乌生活了,这里很干净,很安全,也很安心。”
受访者供图
外国客商点赞:“她给我们安全感”
从瑞贝卡家出来,莎莎带记者前往“阿依乐·莎莎”工作室。“等会儿有个埃及外商要来咨询事情,我们得回去了。”自从工作室打响了知名度,主动上门的居民多了,如今,莎莎会花更多时间在这里接待他们。
沿楼梯上二楼,右手边是一个大活动室,正对着门的墙上挂着手鼓等民族乐器,开放柜里是各种民族风味的小摆件,“你看这里,我们平时搞活动的照片都有。”
再往左边进门,就是莎莎平时办公的地方,长桌上是她的电脑、纸质文件,书架上语言、历史类的书籍居多,更显眼的是屋里的一张大型榻榻米,“我尽量布置得不那么像办公室,既然是‘阿依乐’,那就要让人感到家的温馨和放松,平时居民有纠纷,走进这里的时候,他们的情绪多少会稳定一些下来。”
莎莎说话时略带口音,亲切温柔,每当邻里间为一些矛盾争吵,总会上她这来,而她也总能成功地使他们平息。
莎莎和谢利夫交流 记者 黄云灵 摄
下午5点,谢利夫敲响了玻璃门。这位埃及商人在中国和中东、非洲等地做生意,几年前因在社区上中文学习班与莎莎相识。“我现在搬到别的社区去了,但有时候还会回来看看,我遇到问题请教莎莎也会及时响应。”
谢利夫此番带着借贷相关的法律问题而来,两人用阿拉伯语你问我答了一阵后,谢利夫感到事情有了眉目。“在这个社区人人都认识莎莎,她对我们非常友好。”谢利夫告诉记者,自己搬走后,也许会有几个月时间跟莎莎都没有联系,但一联系上,一切还和原来一样,“她很聪明,会处理人际关系,你在能想到的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到这样一个人,她给了我们安全感。”
特色服务走出义乌
天色渐晚,谢利夫跟我们告了别。此时在隔壁活动室,参加当晚绘画课的老师和学员们正陆续上门。
策划活动也是莎莎的工作内容之一。中文学习班、健康讲座、书法绘画、手工艺课……凡是居民感兴趣的,莎莎都尽可能和社区协调组织,为大家提供丰富的志愿活动。“每个月至少会办两期,有活动的时候,我会通过群消息通知,再根据参与人数去采购用品。”
活动室里,绘画所需的纸笔、颜料和画架已摆放整齐,土耳其小伙瑞子顼坐在桌旁,等待老师开讲。
这位西安交大毕业的博士生,两个月前第一次来义乌便被吸引住了。“我看到很多机会,想找到好商品卖到土耳其。”瑞子顼告诉记者,自己深度逛了国际商贸城,还有附近的库存品一条街,还去了一些工厂,准备在义乌开一间贸易公司。“三周前,我在附近租了间一居室的房子,办住宿登记的时候,看到莎莎工作室的活动宣传,就想来参加了。”
瑞子顼喜欢中国文化,他希望通过社区活动丰富技能的同时也交到朋友,了解义乌的生活和商机。“莎莎告诉我接下来她计划开设一些AI课程,帮助社区里的商人更好地利用AI工具来做生意,我也很感兴趣。”
傍晚6时30分,绘画课正式开始。莎莎拿起相机拍下大家认真听讲、动手画画的照片和视频。“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区居民都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幸福生活。”据了解,目前省内外有不少地方前来工作室学习五爱社区的特色民族服务,“之前从宁波来了一个姑娘,我们吃住在一起45天,她的工作室也要开始起步做了,我们会保持交流,一起把社区工作做得更好。”莎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