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后,我市各种形式的相亲交友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图为某相亲活动现场。
中国义乌网1月6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节临近,对许许多多适龄单身青年来说,新一波“催婚”攻势可能又将来袭。忙忙碌碌的一年即将过去,年初许下的结束单身的诺言,你实现了吗?如果没有实现,你做好如何应对家人“催婚令”的准备了吗?
大龄青年年末遭遇“催婚”
今年32岁的小成眼下正为自己的终身大事烦恼不已:“又一年快过去了,我还是单身,再找不到女朋友,这个年又过不好了。”
小成是义乌本地人,目前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因为没有编制,收入不高。他有一个姐姐,几年前就出嫁了,因此他的婚恋问题成了自己和父母心头的头等大事。小成说:“如今女孩子找对象都比较现实,身高、长相、收入、家境,一样都不能少,对照她们的标准,我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了。”
几个月前,小成谈过一个女朋友。对方条件和他相当,彼此也能聊得来,小成曾对这段恋情抱有很大希望。但随着两人接触的深入,小成发现对方并不真诚,甚至背着他和前任男友保持联系,于是小成果断选择分手。如今,单身一人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心目中的“白雪公主”快快出现,和她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和小成一样,今年30岁的小静这几日也绞尽脑汁考虑自己的婚恋问题。但和小成不同的是,她的婚恋压力主要来自父母长辈的“催婚”。
“这段时间,家里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催着我回去相亲,我不想去,他们就整天唠叨,我烦都烦死了。”小静说,“恋爱是一件美好浪漫的事,被他们这一弄,倒像成了一桩买卖,我最讨厌相亲了。”
为了躲避家里的“催婚”攻势,小静甚至经常找借口不回家,有时在单位过夜,有时到朋友家留宿。“小时候盼着过年,现在一到过年就‘压力山大’,恨不得辞职,远走高飞,躲几个月再回家。”小静充满焦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小成和小静这样为婚姻大事烦恼的大龄青年不在少数。他们有的自己很着急,有的因为被父母“催婚”而导致心理压力增大。在接受采访时,他们纷纷吐槽:“每次回家,父母都要逼着相亲找对象,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自己心里也急啊,但婚姻的事,急了也没用。”
虽未收到“催婚令”,自己也急了
和那些被父母日日焦急“催婚”的单身大龄青年不同,有一些年龄不算太大、自身条件相对较好的单身青年,在年末时也想着“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收获一位理想中的心上人。前不久,26岁的女教师小宋就和朋友一起去婚介所报了名。
“我的年龄也到了该找对象的时候了,平时交际圈窄,就来婚介所碰碰运气,毕竟快过年了,又要老去一岁。”小宋说,“对于恋爱结婚这件事,我父母不像有些父母那样天天催,这给了我一些独立的空间,但我自己心里也急啊。”
小宋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教育系统工作,是一名正式工,父母经商,家境也不错。对于未来的另一半,她的要求是各方面条件相当,有共同语言。“不过,感情的事,最终还得看缘分,看彼此能否合得来,遇上好的就交往,遇不上也没办法,顺其自然吧。”小宋温和地说。
小宋说,她也担心春节期间被亲戚朋友过问终身大事,不过幸好还没到30岁。在她眼中,30岁是一个女人的“分水岭”,如果过了30岁还没找到对象,“那就真的压力很大了”。
和小宋相比,今年27岁的单身男青年小龚在婚恋问题上则要从容一些,不过他也希望能尽快找到女朋友。“我找女朋友主要看眼缘,其次是个性脾气和家境,总的来说是‘宁缺毋滥’。”他面对记者的采访如是说。小龚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经商,他本人大学毕业后也开始经商,做电子商务,目前家境等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谈起临近春节,是否接到家长的“催婚令”时,小龚有些含糊地回答:“能早日找到另一半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父母也希望能早点抱孙子嘛。”
婚介市场报名征婚人数多于平常
“近段时间,来我们婚介所报名的人比往常多了30%左右,大部分是父母过来报名的。”喜相逢婚介的负责人张姐介绍说。
张姐表示,每年年末的这个时候,到婚介机构征婚的人都会比往常多一些,这跟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压力增大有关。“首先是年轻人自身婚恋压力大,内心着急,其次是比他们更着急的父母,尤其是家有大龄单身女儿的家庭,父母更是催得紧。”张姐说,“来相亲的人年龄大部分在30岁以下,但也有不少超过30岁的大龄未婚青年。随着春节临近,这段时间,我们接待的咨询人数也比平常多了不少。”
“除此之外,现在可以生二孩了,早点结婚还可以多生一个孩子,这也是不少家庭对子女婚姻大事着急的一个原因。”张姐补充说。
●网友观点PK
婚姻大事急不来
素简前行:我曾有被“催婚”的经历,而且眼下又面临着被“催婚”,说起我的相亲故事,简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何为拥有:终身大事急不来,家长催了也没用。
一路格桑花:父母有他们的苦心,子女有自己的不得已,大家都不容易,互相体谅吧。
美生活:父母“催婚”,表明他们心里很着急,为子女担心,但作为子女,心里何尝不着急呢。我觉得“催婚”的父母,都是不够信任子女的父母,只知道把自己的压力传递给下一代。
大海:有一句话叫“越催越慢,再催熄火”,我想用到“催婚”这件事上也适用。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一催就急了,急了反而办不好事,很容易违背初衷。
婚姻是子女自己的事
Lemon:婚姻是子女自己的事,所以应该由子女自己做主,父母不应该干涉。听起来,“催婚”倒像是子女为父母去完成某一项任务,这婚姻大事变成父母的事了。
寒江雪:早婚也好,晚婚也罢,这都是年轻人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要看机遇。有些人因为惧怕婚姻带来的束缚和伤害,甚至选择终身不结婚,这也不是不可以。作为父母,关键是该放手时要放手,孩子长大了,就应该有自己的主权。
人:我身边有几位朋友,择偶标准之一是“令父母满意”,我起先很纳闷,自己找对象,为什么不是令自己满意,而是令父母满意呢?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朋友都是被父母不断催促着走入婚姻的,为了少让父母烦心,就拿自己未来的婚姻幸福开玩笑。
●专家观点>>>
父母要多理解少干涉
如何看待年末“催婚”的现象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于昕认为,婚姻大事固然重要,但急也是急不来的,面对这个问题还是要理智、冷静,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而婚姻归根到底又是年轻人自己的事,建议家长不要太过着急,给子女留足选择伴侣的时间和空间。”于昕说,“家长如果一味催促,实际上是把自己内心的焦虑投射给了子女,这对子女找对象这件事来说有害无益,只能让子女原有的焦虑递增,心理压力变大,最后很有可能为了逃避这种焦虑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在子女的终身大事上,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多理解、少干涉,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仍要交给子女,因此在打算‘催婚’之前要先想想子女的内心感受;对子女来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则非常重要,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追求速成的婚姻,其质量会大打折扣,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走入婚姻,都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选择,不急躁,也不故意和父母对抗,积极争取自己的幸福。”于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