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8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龚盈盈)早在《甄嬛传》播出时,剧中后宫嫔妃们明争暗斗时的“利器”———各种香料和中药材,就开始被人津津乐道。而随着《芈月传》的热播,各种中草药继续大放异彩,对于这些中药的神奇疗效,有市民质疑:剧中的说法靠谱吗?对此,市中医医院全国中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副主任中药师成志俊提醒市民,电视剧情里说的中草药疗效有些有误,有些太夸张,中药不能随便服用,电视剧里出现的这些桥段更不能作为专业的依据来指导大家的日常生活。
土茯苓:确有解毒功效
剧情:《芈月传》中楚威后将芈月关在荒废的月华台中,芈茵因记恨芈月暗中在食物中下毒,芈月吃下后浑身无力,病倒在房中。后因魏美人相助挖来新鲜的土茯苓给芈月吃,这才稍稍解毒,保她一命。
不少市民看完之后会有疑问,土茯苓真的有解毒的功效吗?
医生点评:土茯苓性味甘、淡、平,主要作用为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明代著名中药学著作《本草纲目》中称土茯苓能“解汞粉(主要成分氯化亚汞)、银朱(主要成分硫化汞)毒。”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等。对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也有一定疗效。但是,芈月中的毒是不是土茯苓能解的还不好说,也就是说土茯苓不是包解百毒的中药,而且还有其禁忌,比如清代药学著作《本草从新》中提醒“肝肾阴亏者勿服”。
淡竹叶:滑胎依据不足
剧情:淡竹叶是继宫廷剧中的麝香、红花之后的又一打胎“暗器”。剧中称,“淡竹叶,性甘、淡、寒,平时服之清热利尿,然孕妇服之,更具打胎滑胎之效。它还有一个名字,碎骨子。骨能碎之,言其下胎之烈性。”
医生点评:淡竹叶没有电视剧桥段里刻画得那么片面,不少中医方子都用到了这味药。如《本草纲目》对淡竹叶的描述是:去烦热,利小便,清心。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现在药房中使用的是淡竹叶的茎叶,但“碎骨子”并不是淡竹叶的另一个名称,而是指淡竹叶的根茎及块根,《本草纲目》称:“根能堕胎催生”。“孕妇服用或可致流产,但有没有那么强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估计是为了剧情需要才设定的。”成志俊说。
此外,中医认为,麝香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血瘀经闭、胸痹心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等症状,麝香的药性比较强,古代用于难产或死胎,制作成香料或药物使用会导致流产。成志俊说,孕妇禁用麝香,但并非闻一闻就立马流产。剧中常用到的红花、藏红花也能令子宫兴奋收缩,也是妇女孕期需谨慎使用的药物。但无论是红花还是藏红花,电视剧中灌一碗红花汤就能让人绝育,是一种夸张的描述。
牛舌草:解蛇毒有点夸张
剧情:姝公主被毒蛇咬伤,幸得月公主舍命相救,否则,用女太医的话来说,就是要费一番周折了。月公主用的就是牛舌草。
医生点评:牛舌草性寒,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效,但是否能解蛇毒这样的剧毒,历代中药典籍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现代也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剧中还提到一种大蝎子草,芈月说“大蝎子草咬人比蝎子还厉害”。成志俊说,大蝎子草的刺毛确实有毒,接触皮肤后会刺痛难忍,原因是茎和叶上的刺毛末端是一种带刺的薄壁球状细胞,当接触皮肤时,尖锐的末端刺破皮肤,球状细胞破裂,蚁酸、乙酰胆碱、组胺和5—羟色胺等可引起皮肤刺激的活性成分随之注入,会引起刺激性皮炎,产生瘙痒、灼痛、肿胀等类似荨麻疹的症状,但煎服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水肿,外用能治疮毒。
水汇五味子、黄连:可治眼疾这一说法较勉强
剧情:葵姑患上眼疾,月公主决定医治好她,遂到宫中寻中药。在月公主眼里,“水汇五味子”浑身是宝,能祛风活脉、调气止痛、清肝明目,果子成熟后还香甜无比。除了水汇五味子之外,还有一味中药,月公主也用来治疗眼疾,那就是黄连,“黄连清热解毒、泻火燥湿,若能将黄连的根部碾碎,敷在眼疾处,效果极佳”。
医生点评:“水汇五味子”是五味子科植物黑老虎的果实,长江以南省份均有野生分布,但和我们中药中常用的“五味子”不是同一种药物,在功效方面也和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完全不同。黄连一般用于清热泻火,比如咽喉肿痛,可以吃一些含有黄连的中成药。那么这两味药能治疗眼疾吗?成志俊表示,水汇五味子一般不作为中药使用,而黄连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可起到清热明目,治疗风火赤眼的作用。
中药师提醒>>>
中药强调个体差异,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服用
看了《芈月传》后,不少网友都对摘草药产生了兴趣,对此,成志俊提醒,虽然中草药有很多治疗功效,但市民千万别擅自采摘服用,“是药三分毒”,很多草药都需经专业处理后才能食用。如果对药性不熟悉,还容易在用量上出现偏差,治病不成,反而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在中医院急诊室,每年都会遇到因草药服用不当而中毒的病人。对于文学作品、影视剧里出现的一些桥段,市民观赏即可,切不可作为专业的依据来指导大家的日常生活。”他说。
另外,中草药虽好,还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服用。中医强调个体差异,讲究辨证施治,中草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因人而异。成志俊说,虽然中草药能治病,但在服用时,一定要合理使用,控制用量,更不能轻信偏方。即使是一些常用中药也需要谨慎使用,例如,枸杞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的作用,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可以适当吃点枸杞,但脾虚有湿、泄泻者和正在感冒发烧的人最好别吃;人参是常见的补益药,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肾、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对年老体衰、妇女月经失血过多、疲劳过度、心悸失眠等都有显著的效果,但如果体质壮实有热、阴虚火盛或服用人参过量,反而会出现口舌生疮、流鼻血、高血压、失眠等症状,也就是所谓的“人参滥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