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部分市人大代表开展“五水共治”截污纳管督查,对苏溪镇石塘村、上西陶村、洪流村等村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据介绍,通过近10年的整治,我市590个必须治理村已全部完成截污纳管治理工作。特别是2015年来,我市相继投入1.85亿元开展农村污水治理截污纳管工程。
中国义乌网1月1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楼一强)漫步于义乌这座城市,纵横交错的水系波光潋滟,滋养了一城湖光山色,浸润了一城悠远文化。
对于已悄然发生改变的水,市民对“五水共治”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本一到夏天,城南河沿岸的锦都豪苑住户需要紧闭门窗,而今不仅可以把门窗敞开,还可以在夕阳西下时,漫步河堤,尽情享受两岸的美景;乡下的河道,没有了垃圾的踪影,溪水淙淙,久违的小鱼小虾也回到了人们的视野;甚至连污水处理厂,也变成了湿地大公园,成群的白鹭在翻飞……“五水共治”给美丽商城带来了全新变化。
据统计,自2013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以来,我市两年内共实施治水项目600余个,投资约46亿元,一大批基础设施、河道整治及管网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实现了水岸齐抓、市域内河道湖泊溪流水质得到突破性改善的目标。
治水成效见证创新力量
我市是个缺水严重的城市,但外来人口多,人口基数大环境压力重,加之耗水和产生污水的企业也很多,因此,“五水共治”工作先天缺乏优势。
经过严格审核、复核和验收,在2015年的全省“清三河”达标县(市、区)考核验收中,我市作为金华市的代表之一,和具有先天优势的武义县、磐安县一起,被列入浙江省2015年30个“清三河”达标县(市、区)公示,并于日前获得命名。
如今,我市的水环境质量已经得到持续改善。6个省市控断面中,南江的南江桥断面、义乌江的兴中桥及杨宅断面为Ⅲ类水,义乌江塔下洲、侯芹渡、低田断面为Ⅳ类水。3个出境断面中大陈江龙潭、洪巡溪石斛桥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义乌江低田断面为Ⅳ类水。29个金华重点小流域断面劣V类个数从原来的25个减少到现在的11个,劣V类断面占比下降48.3%。
治水保障体系也获得不断完善。近两年来,我市构建了“河长制”治水体系,义乌江及23条小流域分别由24名市级领导班子成员、46名镇街相关负责人、378名村干部担任市、镇、村三级河长;各小支流由镇街层面落实37名镇街干部及112名村干部作为河段长,实现村级以上河溪流“河长”全覆盖。每条河流确定了一个联系部门、一名河道警长,协助河长。依靠信息化科技手段,我市在线上线下编织了两张河道管控大网,出台“五水共治”10项管理机制,使治水工作体系实现高效有力运转。
此外,我市通过编制义乌市“五水共治”总体规划、治水作战图,制订了“一河一策”及黑臭河深化整治提升方案,建立“五水共治”作战室及作战指挥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强化考核问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五水共治”工作纳入镇街、部门考绩法,从而使“五水共治”工作的基础日益夯实。
成效见证创新的力量。2015年8月份,金华市“五水共治”现场会在我市举行,“佛堂样板”得到了省、金华市领导的批示肯定。特别是污水处理工作,更是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义乌污水处理的经验是很有针对性的,尤其在政企分开、第三方运营、标准提升等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值得肯定。
创新让我市走在了全省治水前列
每天下午或者晚上,大陈镇党委书记朱益文都要打开手机里的一个APP———“浙江省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看看镇区河道的巡查情况,以及巡河发现的问题。
他会抽空去河边走走,随机抽查排污口是否已经彻底“销号”,或者来到湿地公园,向工作人员了解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经湿地公园净化后,是否已经符合“义乌标准”排放进义乌江。像朱益文这样始终关注辖区排污口的“销号”以及“义乌标准”的验收,已成为我市镇街每个主要负责人的常规工作之一。
到了枯水期,我市的河道全部缺乏清澈的水源来补充。没有活水的河流,时间久了自然会发黑发臭。这时,如果再有排污口向河流排污,其水质状况更加不容乐观。
为此,我市率先深入开展了重点排污口的“百日攻坚”,建立《重点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明确整治的环节、分工和期限,要求完成应急整治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完成彻底整治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这期间,塔下洲断面上游的29个重点排污口(包含金华市控11个重点排污口)用时3个月,全部如期完成整治,每天削减直排河道污水达2.9万吨以上,使塔下洲原来的劣Ⅴ类断面,自2015年5月份以来,稳定保持地表Ⅳ类水以上,塔下洲断面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我市对“清三河”活动全部实行“义乌标准”验收。和省验收标准相比,“义乌标准”增加了溶解氧浓度、氨氮浓度、总磷浓度3项指标,提高了高锰酸盐指数浓度要求,各项指标均严于国家一级A标准。同时,制订了垃圾河、黑臭河戴帽与摘帽制度,增加了“清三河”达标镇街创建的“义乌标准”,以达标镇街的创建全面推动达标县的创建。2015年以来,我市已全部完成230.7公里的“黑臭河”深化提升整治,并通过金华市“清三河”达标县现场验收。
我市的污水处理也独树一帜。一是污水管网实行专业化管理。由水务建设集团组建专业机构,统筹负责全市污水管网的统一维修、养护和管理,对辖区内的污水处理实行专业化、一体化运营管理,确保污水管网后续维护工作落实到位。2015年6月,排水公司接管了全市1050公里的污水主、次干管后,立即开展首轮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1758处问题分类分片打包,限期销号整改,目前已进入正常维护的轨道。
二是污水厂建设“尾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外排水先引入人工湿地,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后再排放,起到水体净化、水质改善的作用,确保最终外排水达到Ⅲ类水,总磷0.2mg/L以下。目前,已建成佛堂、义亭、苏溪和大陈4个“尾水人工湿地”,总投资7800万元,日处理尾水11.5万吨,全市大约四分之一的污水均经过湿地净化。
三是“中水回用”激活内河水系。我市市区生态水严重不足,为了让城市内河的水源得到补充,我市积极实施城市内河水系激活工程,将净化后的中水引入城西河、城中河、城南河、杨村溪等城市内河,再回流义乌江,促使封闭的城市内河水系“流起来,活起来”。目前,已完成一、二期,三期杨村溪、香溪配水工程已完成80%,每天23万吨中水回灌到城市内河,有效改善城市内河水量、水质及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