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群山中的美丽北山村
在大陈镇九都溪竹海深处有一个北山村,村里只有88户人家,总人口数不足200人。村内环境整洁,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民房镶嵌在海拔600多米高的竹海中,仿佛是个世外桃源。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过去一直依靠“卖毛竹”过日子的村庄,如今全村人捧上了乡村旅游的“金饭碗”,进而实现了从“卖毛竹”到“卖风景”的美丽转身。
免费手擀面催生“农家乐”
北山村拥有3000亩竹林,人均拥有15亩以上。“靠山吃山”的北山人,祖祖辈辈都是依靠“卖毛竹”过日子。
村委主任楼裕洪说:“尽管有杜(门)大(畈)公路通到大山深处,但在2000年之前,由于北山村坐落在半山腰中,所以很少有游客光顾。2003年那场‘非典’的来袭,来北山游玩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热情好客的北山村民,开始用手擀面免费接待游客。随着游客的增多,村民楼荣星就在村里开起了第一家农家乐餐馆。价格实惠、口味地道的农家餐馆,每天接待着很多游客。其他村民看见楼荣星的农家乐生意十分红火,也纷纷效仿开起了农家乐餐馆。
巧打“生态+人文”旅游牌
自2003年开出第一家农家乐餐馆后,北山村两委干部已经换了好几任,但每一任村两委干部都十分注重农家乐的培育和发展。
“竹海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固然可以吸引游客到来。但如果村庄环境脏乱差,就会大煞风景。要想游客纷至沓来,必须把北山村打扮得漂漂亮亮。”北山村的干部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发展农家乐,村党支部书记楼劲松和村委主任楼裕洪都曾自掏腰包,多次带领村民到桐庐、磐安、衢州等地参观取经。如今,环境幽雅、村庄整洁的北山村已发展到10家农家乐餐馆和3家小吃店。
与此同时,北山村还想方设法开辟新景点,将文化内涵注入景区,用美丽景点吸引游客。去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山村在村庄中央修建了“北山讲坛”,在村北一块相对空旷的平地上建起了“露天文化礼堂”。礼堂北侧还开辟了“枫香古道”、“清源醉亭”、“九都览胜”等景点。
村两委干部还积极鼓励“农家乐”附带“民宿”。游客来这里连吃带住,每天只需花费80至100元。除了义乌本地的大批游客,诸暨、杭州和上海等地的游客也纷至沓来。“蒋记休闲山庄”的老板蒋先生说:“今年大年初一,我的山庄就迎来了5对上海夫妇,他们在山庄里度过了新春佳节,觉得非常有意义。”
据了解,2008年至今,北山村已先后获得了“兴林富民村”、“绿化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义乌市生态村”、“浙江省林业观光园区”、“义乌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等多个荣誉称号。
“卖风景”给村民带来更多实惠
自从北山村有了知名度后,平均每天接待游客900人次,旺季时每天来游玩的人达3000多人。楼劲松说:“保守估算,北山农家乐和民宿的年营业额,起码有400万元。”
不仅如此,北山村的山货和农家美食也十分俏销。冬笋、毛调笋(介于冬笋和春笋之间的一种竹笋)、春笋、笋干、野生猕猴桃等山货和清明粿、“头羹”饼、米酪等食品深受游客青睐。该村10来家农户每年都采摘野生猕猴桃,全村光这一项的收入就有20多万元。
为使村民增加更多的收入,北山村两委早在10多年前就规划并种植了50亩红豆杉。用红豆杉的红豆所泡的烧酒,每公斤可卖到300元。目前,北山农家乐餐馆中几乎每家都有这种酒售卖。
佛堂镇塔山村的丁先生感慨地说:“七八年前,我曾来过北山一次。那时,这个村几乎看不到新房子。想不到农家乐的旅游经济使北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悉,北山村两委干部下一步还将引导村民增开农家茶室、小吃店等旅游产业,并开辟“坚勇大队被服仓库遗址”等红色景点,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让村民享受到更多发展美丽乡村经济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