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账号内出现陌生人信息?官方回应
发布时间:
2023-09-26 09:06:06
来源:
“新京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假期临近,一些旅客还在为没有抢到火车票而发愁,除了通过12306官方平台进行候补外,选择第三方平台进行抢票的人也不在少数,希望能通过加价抢票的方式,尽快满足回家探亲或出游旅行的愿望。
此前,国铁集团曾连续多日发文提醒,铁路部门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近日记者发现,不少网友反映自己的12306平台内出现了陌生乘客的购票出行信息,还无法删除,怀疑自己的信息遭到泄露。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这是由于部分旅客此前通过第三方平台抢票时填写了12306平台的账号、密码,致使第三方平台拿到这些信息后,擅用旅客账户帮他人抢票。提醒旅客不要使用第三方软件购票,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近日,不少网友反映,自己的12306账户内出现了陌生乘客的购票出行信息。图源网络
部分第三方平台
会登录旅客12306账户帮他人抢票
记者注意到,近期还有不少旅客反映,自己的12306平台中突然出现了一些陌生人的乘车信息和出行订单,令人十分困惑。对此,记者向铁路部门进行了咨询。据介绍,由于旅客通过第三方售票平台购票时需要填写12306账号信息及密码,因此,这些平台在帮助其他旅客购买车票时,就可能会利用技术手段,从曾经在该平台购买过车票的用户中随机抽取账号,将他人的身份信息绑定进去,从而进行购票操作。一般来说,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火车票都有两种方式,一种需要登录12306账户购票,填写12306的账户、密码,无票时将加入官方的候补序列进行等待,并由系统进行余票监控;另一种则是免登录购票,平台表示将有人工进行抢票,但收费较贵,抢票成功的话服务费在15元至近百元间不等。“第三方平台在旅客购票过程中会保留用户信息,不仅有附加费、捆绑销售服务等问题,还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12306平台的客服人员表示,一旦旅客在登录第三方账户时填写了12306平台的账户密码,你的12306账户就没有安全性可言了,存在挪用您的账户信息代他人买票的情况。
一网友反映,个人的12306账户内出现了多个陌生乘车人的信息,而且无法删除。图源网络
为防止冒用账户抢票
预填“乘车人”上限曾从100人调整为15人
铁路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建议旅客朋友尽快将自己的账户密码进行修改,删除陌生乘车人信息。不过,由于12306平台对新加入的乘车人信息有删除的时间要求,有时候也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删除。因此,建议旅客以后避免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更不能将自己的12306账户密码提供给第三方平台。记者注意到,旅客账户被第三方平台擅自用于帮他人购票的问题并非今年才有。自从12306上线以来,官方与第三方售票平台间的博弈就一直在进行。时常会出现旅客信息被他人抢注后,自己无法购票的情况,为此必须前往火车站的相关窗口办理业务。
鉴于此,为防止“黄牛”利用他人身份信息恶意抢票,2015年6月中旬,12306网站发布公告,称将网站注册用户名下的“已通过”“请报验”“预通过”常用联系人(乘车人)累计上限由原来的100人调整为30人。随后又不断调整,现在上限已调整为15人。
铁路部门已申请“防止自动抢票”专利
据了解,以前人们使用第三方平台抢票时,由于系统刷新速度快过人工,存在电脑抢票速度快于普通旅客的情况,但目前铁路部门持续采取技术手段,全力维护广大旅客的合法权益和正常售票秩序,通过对12306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分析,一旦发现购票行为异常的用户,将对其采取限流措施。因此,任何用户都没有优先购票权,在第三方平台购买任何价格的加速包,都无法实现优先购票。未来,留给第三方平台进行抢票的技术空间也会越来越小。据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12306关联公司——中铁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曾于2021年11月申请了“一种防止自动抢票方法及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专利,该专利已于2022年1月公布。
据专利的摘要显示,该发明通过可伸缩矢量图像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混淆SVG命令的购票申请方法和基于字符推理的行为验证方法,以此来提升自动化抢票难度。
频繁的系统操作刷新抢票,也加重着12306平台的负担。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今年9月15日,12306系统的日访问量达到了532亿次,相当于平均每秒钟有61.6万多人在线一起抢票。大量的刷新量和点击情况,正是第三方平台频繁刷新导致的,一定程度上影响着12306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此,国铁集团方面也表示,将扩大公有云应用,对网络带宽进行扩容,补强系统处理能力,着力防范恶意抢票,同时加强车票发售监控和例行巡检,满足超大访问量需求,全力应对售票高峰。铁路部门再次强调,铁路12306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也不可能给第三方平台所谓的“优先购票权”。第三方平台在旅客购票过程中会保留用户信息,不仅有附加费、加速包、捆绑销售服务等陷阱,还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编辑:
童荟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