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7月8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方星梁)连日来,夏雨潇潇,后宅街道新农办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他们马不停蹄,奔走在下余山、溪坦等村,检查村内雨水、污水排出口的水流量,以此倒查各农户排水排污管道接口是否正确,从而制订、采取整治整改措施,确保实现“雨污分流”。
据介绍,今年6月份以来,后宅街道按照“晴天查雨水管道、雨天查污水管道”的思路,对辖区所有村庄进行了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街道打响了雨污分流“最后20米”攻坚战。
建时指导、住前检查、住后整治
多年来,在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过程中,我市一些农户会在顶楼构建露台,并接上自来水管,搭起洗衣槽等设施,洗涮所流出的水与屋面来的雨水统一流入雨水管。有的农户甚至将顶层房屋厨房的洗涤水也接入到雨水管。有的农户除了将卫生间的污水接入农户化粪池外,厨房及其他洗涤废水均被接入到雨水管。
如何正确安装从农户家中接入公共排水管网大约20米长的管道,成为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的关键。
对此,去年以来,后宅街道就在上金、下金、西关田、岭脚、上方、山塘、新华、三川塘等村展开了雨污分流“最后20米”整治活动,将农户厨房水、卫生间水、阳台(露台)洗涤水等,一律接入污水管道,不准接入雨水管网;将天然雨水接入雨水管网或者直接排放地面,严禁接入污水管网。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后宅街道探索总结出“建时介入指导、住前介入检查、住后介入整治”模式,展开整治,确保雨水和污水管道独立安装,防止混接或者错接现象发生。
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初,后宅街道全面展开农户管网整治活动。
叶宅:一个村支书的责任心
叶宅村是率先进行整治的村庄。
村内通盛路上有一座大桥,横跨洪巡溪。7月3日下午,记者看到,桥下,洪巡溪堤岸两个雨水排放涵洞,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流水,灰白的涵管壁表明,管子里已经干涸多日。该村党支部书记叶国华告诉记者:“我们村的雨污分流管道整治工程,现在已经接近中后期,7月底前可以完工。”
叶宅村位于机场路边,从塘李片岭口溪、白水坑溪、香山溪、戚宅岭溪等支流奔泻而来的溪水,与北苑街道柳青片等地潺潺而来的水流,在叶宅村汇合而成洪巡溪。
今年50岁的叶国华说,小时候的洪巡溪溪水清澈,是伙伴们游戏玩耍的小乐园。他渴望溪水能够恢复往日的清澈澄碧,让护坡绿化整治后的溪堤成为人们休闲的乐园。
事实上,叶宅村雨污分流“最后20米”整治攻坚开始时,许多农户不理解,工作启动也不是那么顺利。有的农户说,治理污水是政府的事。叶国华说:“管道接得正确不正确,是我们百姓的事。”这个事,笃定要干的。
于是,叶国华与村两委其他成员商议:干部家里房子的管道先整治,村民代表家里房子的管道先整治,带头做个样子出来。
2008年至2014年,叶宅村分多批次进行了旧村改造。叶赛文是村民代表,2009年进行旧村改造时建了四间房子。记者在其房子顶楼看到,露台上洗衣槽、拖把洗涮槽等接出的塑料管已经接入新安装的排污管,而屋顶的雨水管则单独下挂。
干部与村民代表带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7月3日下午,有农户主动向叶提出国华要求:“我们家什么时候轮到来做?可千万不要落下来。”
叶宅村2014年改造的农户,有的房子还在施工中,有的房子已经接近竣工但还未入住。对此,后宅街道都进行“建时介入指导、住前介入检查、住后介入整治”,保证“最后20米”正确连接管道。
“晴天查雨水管道、雨天查污水管道”
后宅街道提出,雨水污水能否分流,必须检查整治并举:“晴天查雨水管道、雨天查污水管道”。
除了街道新农办等部门到现场检查外,7月6日,街道还部署联村干部按照网格化要求,抓住雨天雨水充足机会,到排污口检查,看看是否增大流量。污水管排放口雨天流量增大,说明雨水进入排污管,需要整治;晴天排雨水口流量大且水质不清,说明污水混入雨水管。
后宅街道于率先在全市实现污水处理干管道铺埋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大各村庄污水处理支管道管网铺埋建设力度,深化农村污水治理。到去年年底,全街道60个村(居)中污水治理管网达到全覆盖,为全面实现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奠定了基础。
指导农户正确安装出户排水排污管道,是实现雨水污水分流的基础,也是确保水质清澈的重要一环。目前,后宅街道正在洪华、后里、下畈等11个村庄进行打通“最后20米”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