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下包西塘生态污水处理设施 缺乏后期管理杂草丛生

发布时间: 2015-07-03 10:01:12 来源: 义乌商报 作者: 朱葵阳

沟渠里污水颜色呈黑色

在这块广告牌上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日处理污水120吨的厌氧池

厌氧池长时间无人管理,杂草丛生

  6月29日,本报市民监督团成员朱先生致电新闻热线反映:“义亭下包西塘生态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缺乏后期管理,整个生态污水处理场地杂草丛生,还有部分生活污水没有直接接入生态污水处理设施。”

  记者核实报道:6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义亭镇下包西塘村。该村有一个生态污水处理设施,有一个半亩多大的篱笆圈。圈外,一块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不锈钢牌十分起眼。

  这座村级污水处理站没有围墙保护,仅用简单的塑钢做护栏,护栏里面满是枯草、落叶,旁边通气的PVC管,差不多都隐藏在周围的枯草里。

  “平时用完的水,我们基本都倒进沟渠排到村外,最终流向哪,我们也不清楚。”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有时候,他洗菜、洗澡的水,都是泼在地上。

  据了解,该村庄率先成为义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义亭镇农办的工作人员说:“当时,这个工程投资了99万元,整个工艺面积860个平方米,日处理生活污水120吨。一开始运行得很好,污水处理站还能正常运行。前段时间有载重汽车通过,把生活污水处理站的管道压坏了,导致村子里老年协会门前“水漫金山”。一村民说,有些村民把生活污水接到雨水管中,或者直接排到其他水沟里。

  目前,下包西塘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不能满负荷运行。在污水处理后的出水口,记者看到经过处理的水量不是很大,与每天120吨设计相差甚远。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好设施后,不能只‘管建’而不‘管护’。”市民监督团成员朱先生说,设施运行以后,农民是最大的受益群体,除各级政府要补贴管理已建污水处理设施外,根据“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生产污水的农民需要支付一部分的运行管护费用,支付的方式和额度可根据养殖业、餐饮业、家庭等使用主体差别收费,形成全社会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如此才能还农村一片碧水。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