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义乌老牌调味品企业“蜜蜂”转向:1到N

发布时间: 2015-08-06 09:50:59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冯俊江

  味精的消费人群在萎缩已是不争的事情。面对行业的变革,圈里人如何看待?义乌有一家远近闻名的老牌调味品企业———蜜蜂集团,其生产的蜜蜂味精,在本地以及国内多个地区的消费者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味精有害,生产企业员工们如何看待?关于行业变迁,老牌企业又是如何求变求新呢?

  “家里的味精,从来没断过”

  烧菜时,要不要往锅里搁味精,一度困扰着不少家庭主妇或厨男。这背后,是因为近几年存在于饮食界中的一个说法,味精对人体有害。味精,作为一种传统的调味品,真的如传说一样令人可怕吗?这一点,味精生产企业的员工,怕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一族。

  义南重镇佛堂,有一家“义乌存在时间最久的国企”—————浙江蜜蜂集团,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浙江义乌糖厂。

  老陈,义乌蜜蜂集团的一名老员工,1987年进厂工作。“家里的味精,从来没断过,吃了将近30年。”老陈对坊间传说并未立即反驳,而是先举了自家例子:

  老陈家现共有四口人,除他以外,还有老婆、孩子和一位老人。老婆是个家务能手,烧得一手好菜。但每次炒菜,都不忘搁味精。“因为习惯了,不放点味精,总感觉菜里少一点味。”他说,大家习惯了味精的鲜味。

  其实,老陈最早一次接触味精,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他才10多岁。他回忆,有一次,父亲从一位朋友手中,拿到一包日本味之素公司产的味精。味之素公司是日本最老牌的调味品企业,现今是世界上最大的氨基酸供应商之一,全球十大食品企业之一,主要生产氨基酸、加工食品、调味料、冷冻食品等。

  70年代初,味精可是稀罕货儿。每次炒菜,妈妈都一粒粒数着结晶体味精,往菜里加。一包味精50克,一家人吃了近半年。直到改革开放后,市场上开始广泛流通味精后,陈家才又吃上味精。

  在蜜蜂集团工作了28年的老陈,也是一名味精专家。讲完亲身经历后,他希望通过记者,回应外界对味精的质疑:味精又称谷氨酸钠,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是以大米、玉米等粮食为原材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提纯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制作而成的。现在,国际粮农与卫生组织已将味精列为推荐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他还提到,酱油、方便面、雪糕中都有味精,适量摄入对人体有益。

  味精生产企业转型,从1到N

  8月酷暑,是味精等调味品行业的淡季。适量的味精,对身体有好处,除了味精厂的员工深信不疑外,一些消费者也在慢慢扭转误区。只不过,由于不吃味精渐渐成为一种“健康时尚”潮流,行业受到的冲击仍比较明显。

  目前,蜜蜂味精集团主要生产模式是半成品加工。“从别的厂商处采购麸酸等半成品,然后再经过工厂精制,制成符合公司质量的味精产品。”蜜蜂集团行政中心总经理丁明非介绍说,“麸酸是味精的主要原料,半加工是当前公司最主要的生产模式。”

  记者了解到,面对行业冲击,蜜蜂味精也一直在谋变谋新。2008年前后,民营资本加入蜜蜂集团,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和环保政策等影响,蜜蜂集团迎来近年来最大一次冲击。公司管理层经细算,向外地购买麸酸只需6500元左右/吨,而公司自己生产的成本需8000元左右/吨。也就是说每生产一吨麸酸,就要亏1500元,为此决定关闭麸酸生产线,从外地购进麸酸原料。蜜蜂味精的生产,从一条龙变身为半加工。

  丁明非说,由于历史的包袱、市场的变化、环境的制约等原因,蜜蜂集团一度陷入困境。2008年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转型升级,逐步发展成为主营业务市场竞争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企业。

  如今,公司已转变原有的经营模式,与甘肃、山东、内蒙古等地的厂家结成紧密型合作关系,从北方订制半成品,经蜜蜂集团加工后,再以蜜蜂品牌进行销售。这一经营模式,能够利用“蜜蜂”这一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价值,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率,提高经济效益。

  做好N,扩大市场占有率

  除了做精味精这个“1”外,蜜蜂集团在转型过程中,亦不断开发更多的“N”。

  据透露,以前,味精几乎占据了蜜蜂集团产值的全部,如今这一比例降到了1/2左右,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其他复合调味品。

  “产品从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蜜蜂集团副总经理陈必胜介绍,除了味精外,集团先后开发鸡精、香辣肉酱、鸡汁、胴骨高汤、火锅底料等多个系列的产品,给公司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昨天临近中午,记者在鸡精生产车间负责人老盛的带领下,参观了鸡精的生产过程。卫生帽、环保鞋套、工作服……一样不能少,进车间之前还要经过15秒的风浴,以除去身上的灰尘。老盛说,鸡精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生产线并未随着行业淡季到来而停下。

  在鸡精生产车间隔壁,记者注意到一栋新楼正在建造,丁明非说,这是公司的研发中心大楼,今后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研发,扩大产品竞争力。

  其实,这几年来,蜜蜂集团在开发新营点上,没少下功夫。2008年8月,蜜蜂集团公司着手成立了研发中心,集中了10多位技术人员,从过去单一的味精、鸡精向多品种发展,攻克了多项难关,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相继开发出黄豆酱系列10多个品种,日本工艺豆捞酱油品种1个,麻辣酱系列4个品种。同时与国内7家企业联营,投入100多万元进行了组合包装,并且顺利投放市场,仅调味品礼品盒这一项就销售了几万件。

  除此以外,公司还及时改变销售渠道,将原本主攻欧美市场的销售,转向非洲国家,与加纳、加蓬、南非、阿联酋、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客户,建立了直接和间接业务联系,并通过省中粮公司、安徽中粮公司广开国际市场销售渠道。据悉,在欧美市场减至不足10%的市场份额后,南非等国家市场销售上升了90%。

  借助爆品,打开微商市场

  除了线下的努力外,这家老牌企业,还在一个月前建起了微商城,希望借此打开线上市场。

  “公司研发了一款香辣肉酱,市场反应不错,但与原先的营销渠道并不吻合,所以单独开发了线上市场,推销肉酱等各类复合型调味产品。”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翁廷进所指的香辣肉酱,是蜜蜂集团新近研发的一款爆款,产品瓶装,重215克,市场售价10元/瓶,一经面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他介绍,集团传统产品的销售模式,大多走线下分销商模式,但肉酱的消费人群与味精、鸡精等调味品并不一致,为此想到了发展微商平台的经营思路。

  蜜蜂集团的微商城名叫“蜜蜂调味料”,平台上有各种各样的调味产品,消费者看中哪款产品,只要轻轻一点,就可立刻下单。“好多亲戚都会让我帮他们带各类调味品,但他们都在不同的街道,跑一趟也不划算。有了微商城,一个分享,他们就可以轻松下单了。”微商城缩短了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翁廷进说,电子商务是大潮流,传统企业也要跟进。据悉,除了可在平台上购买各类调味品外,消费者还可免费申请成为蜜蜂集团的分销商。成为分销商后,消费者就拥有了和集团一样的微店商铺,相当于开了一家自己的微小店。然后,消费者左手购买产品,右手就可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售卖各类调味品。微小店店主不用囤货,也不用发货,生产、品控、售后等一切均由集团负责。

  统计显示,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营,蜜蜂调味料微商城发展微商2600多人。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