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28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朱葵阳)昨日,义亭镇政府党政办副主任小沈驱车来到西田,从车窗里张望路过的一排排正在拆除的猪舍。每指向一处,他都说:“看那儿,那就是经过镇政府工作人员努力做思想工作后而动的。”
他说的这个“动”,是指西田畜牧小区的拆除。
现场,四台挖掘机来回穿梭在低矮的猪舍间,机械设备的轰鸣中,橘黄色的机械臂不时伸出去,往下一钩,“哗啦啦”一声,一幢幢红砖的猪舍应声倒下,顿时,地上扬起一阵灰尘……
谙熟这次西田畜牧小区拆除工作的义亭镇党委书记龚经,深有感触地说:“关停拆除西田畜牧小区,是我镇‘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工作的关键一役,我们集合了全镇的力量,不管有多困难,都要下决心打好这场攻坚战。”
整体拆除西田畜牧小区,真是难上加难的事,为啥?
“这是‘天下第一难’呀。”熟悉西田畜牧小区周边的村民都知道,小区创建于2001年,当时是一个省级项目,小区内有生猪养殖户24户,总存栏生猪1.68万头,占地260亩,小区的繁荣昌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性的补助。就是这个养殖项目,吸引了一批怀揣梦想的中青年农民在此创业。
6月中旬的一天,义亭镇政府会议室里,24户养殖户前来参加座谈会,讨论拆除补偿安置方案。时任义亭镇党委副书记徐镜跃主持会议,前后左右都是伸长了脖子的养殖户。
会上,养殖户接连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当时是政府扶持项目,现在说拆就拆?”“拆了,那我们养的这些‘活宝’怎么办?”“15年来,老家房子都破烂不堪了,这里拆了我们住哪去?”“我们一大把年纪了,再让我们改行,那干什么去?”……
虽然,义亭镇政府在开座谈会前做了一些准备,但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参会的工作人员还是一下子难以回答。“见招拆招。”徐镜跃说,普遍性的问题通过一个个座谈会解决,于是,从6月到8月中旬,这样与养殖户面对面的座谈会开了6个。
个性化的问题,工作人员上门座谈,一件件地解决。于是,西田畜牧小区迎来了一批批镇政府工作人员,犹如邻居兄弟一般,如和风细雨般地座谈,从大环境到小环境,从大利益到小利益,摆事实,讲道理。镇农办主任王指军说,义亭镇养殖业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作为我市的农业大镇,限养区内畜禽存栏量仍然很大。截至目前,有48家畜禽养殖场,存栏生猪6.85万头、家禽41.3万羽、羊0.12万头。养殖场集中分布在航慈溪、缸窑溪流域,共有40多家,给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按照养殖业的环保要求,各养殖场普遍开展了畜禽排泄物治理设施的改造和提升,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处理水平不高、管理不规范、排放不达标等问题。由于义亭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所限,畜禽养殖场处理过的污水无法纳入污水干管集中处理,只能通过农田进行生态消纳处理。如农田管理不到位或遇下雨天,易造成污水溢流入溪,影响溪流水质。
人心都是肉长的。一次次的座谈会,一家家的上门谈心,西田畜牧小区里24户养殖户心中的疙瘩一个个被解开……
打铁要趁热。一方面,义亭镇积极向上级要政策,争取补偿款,不能让积极拆迁的养殖户吃亏,于是,一家家养殖户先后与镇政府签订拆迁协议;另一方面,镇政府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养殖场,控制母猪圈养量,要求养殖户在7月15日前处理完母猪,同时,镇政府与华统公司商量,将75公斤以上的成年猪按市场价收购。
每天都要掌握西田养殖小区生猪的存栏数。镇政府工作人员为此天天泡在猪舍旁,时刻关注存栏数。低矮的猪舍、难闻的猪粪味,常常令工作人员吃不下饭,特别是遇到高温天,工作更是辛苦,但第二天他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西田养殖小区里1.68万头生猪处理完毕,24户养殖户与镇政府签订拆迁协议。上周末,义亭镇又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全镇200余名干部、工作员,对西田畜牧小区实施集中拆除,截至目前,已拆除2.7万余平方米,计划9月底前全部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