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宇在车载舰空导弹驶过天安门后留影。
昨日上午11时20分,当由舰空导弹组成的战略打击模块在天安门前顺利驶过时,观礼台上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铁甲奔流,动若风发,彰显着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最新成就。驻义某部汽车连副连长杨凯宇,便是驾驶舰空导弹车辆的一员。这支由我军新一代舰载近防系统搭载的近程舰空导弹方队,展示了“东海蛟龙”的雄姿。
杨凯宇自2003年12月入伍后,便在驻义部队汽车连服役,此后曾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习,至2013年又回驻义部队,直至担任汽车连副连长。在部队期间,他曾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作为一名汽车连副连长,杨凯宇在带兵时注重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战斗力,从穿衣戴帽、出操点名做起,工作中一丝不苟,保证车辆安全。“这次能选上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自己深感荣幸。”杨凯宇说。
受阅方队组建之初,浙东沿海正值寒冬腊月,北风凛冽,杨凯宇随战友一起来到岱山集训。由于此次阅兵任务准备时间短、科目难度大、标准要求高,为赶进度,方队官兵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每天坚持户外训练10小时以上。
“一次受阅,一生光荣”,正是这种荣誉感激励着杨凯宇等每位官兵。3个月后,杨凯宇所在的集训方队从岱山转驻北京阅兵训练基地。此时,气温逐日攀升,驾驶员训练都是密闭高温。为保持整齐划一的队形效果,受阅车辆一律不开窗,担心影响发动机转速,连空调设备也不用,驾驶室如同烤箱一般,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
因为阅兵训练基地空间有限,各阅兵方队只能趁间隙上场,错开训练。为此,杨凯宇所在的方队有时直练到下午2点才能吃中饭,有时则要练到凌晨四五点才能休息。但所有这一切,杨凯宇和他的战友们都咬着牙挺过来了。也许正是这股顽强的劲儿,让他通过层层筛选,获得了参加阅兵仪式的“入场券”。
杨凯宇说,要保持受阅车辆在前进中整齐划一的队形,一是要练好“等数”,每100米距离驶过的时间是36秒,正负误差0.3秒;二是要练好“骑线”,让车辆行驶始终在同一条线上,左右偏差不超过5公分;三是练好“标齐”,第一排与第二排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10米。
“总之,一个导弹方队的前后四排车辆,每排四辆,加上前面两辆领队的,都要以同样的速度,保持同样的距离,横线、竖线、斜线都要整齐一致才能顺利经过天安门。当时,我们这个方队共有50人参加训练,最后留下21人(另有3辆是备用车)。”杨凯宇说。
在阅兵训练场上,不管流多少汗,不管多苦多累,每名官兵都始终以昂扬的姿态面对。这就是忠诚的信念,这就是坚定的意志。
“从9月3日0时离开训练基地进场,到凌晨3时到达天安门广场定位检查,最终顺利经过天安门,我们打了一场漂亮战。这是大家都引以为豪的。”杨凯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