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6日讯(义乌商报龚献明)1942年5月,日军大举进犯浙赣铁路沿线,国民党30余万守军节节败退。5月21日,义乌沦陷。5月22日,日军入侵金东洞源乡,在太阳岭、大小葑门、沈店等地建立了4个日据点,他们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枪杆子里出政权”,建立抗日武装的第一步,就是要以党员为核心,广泛建立游击小组,积极筹备武器弹药。1942年7月7日,也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5周年的那天,金东义西抗日自卫大队成立。7月下旬,金东义西抗日自卫大队番号改为钱南军别动第一支队第八大队(简称八大队)。大队下编2个中队和1个突击队。在同年9月至1943年1月,八大队又先后成立了三中队、特务一中队和特务二中队。
1942年初秋的一天,值星(部队中各级行政负责干部,如营里由连长、连里由排长、排里由班长在轮到自己负责的一周内带队并处理一般事务)班长对驻扎在上溪镇溪华祠堂里的一中队吹响了集合哨。中队长吴子刚站在祠堂门口察看着部队的动作,忽见对面岭上飞奔下来一个人,但见他敞开前襟、浑身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日本佬来啦,现正在萧皇塘村抢东西,快去打!”
“好!送上门来啦!”同志们纷纷叫嚷道。有的还高兴地舞起了手中的大刀。吴子刚则进一步向送情报的同志了解:“来了多少敌人?都有些什么武器?”只听那同志说:“总共有9个鬼子兵,都背着长枪,有一个提着指挥刀。”这时,同志们就更高兴了,都说只有这么几个日本佬,派1个班打就够了。大家争着要任务。
“你看这仗该怎么打好?”吴子刚不禁向送信人征求起了意见。“我看就拦到伏牛背去,敌人每次来去都走这条路。”“你能带路吗?”“能带,我闭着眼睛都不会摸错。”
“这个任务交给你们班!”吴子刚转身把眼光落在了二班长骆有官的身上。“是!”这下,骆有官高兴的不得了,一转身就把二班集合好了。因为部队还没打过多少仗,吴子刚就吩咐骆有官千万要当心,不要硬拼,选好埋伏的地形,选择我们冲得过去,敌人冲不过来又散不开的地方。在送信人的带领下,二班直奔萧皇塘。
为了预防万一,吴子刚和中队指导员杨广平商量,决定派第一分队吴子明,带着一、三班去萧皇塘附近占领有利地形,接应二班。
沿着萧皇塘旁边的山沟,二班很快就来到了伏牛背。这地方果真像个伏着的牛背脊,牛背下横着一条很深的溪坑,溪坑的另一边就是萧皇岩逶迤而下的斜坡,溪边有一条通往萧皇岩的小路。
骆有官指挥全班同志散卧在伏牛背上,并目不转睛地眺望着前方。终于,远远地看到了鬼子正从萧皇塘方向牵着牛羊、挑着抢来的物品,松松散散地沿着小溪对岸的小路过来了。因为鬼子在这一带还未尝过游击队的味道,走起路来毫不在意,大模大样。不一会儿,走在前头的几个就进入了二班阵地前了。
这时,有个同志沉不住气了,等不得班长下命令,就“砰”地一枪打响了。于是,其他同志也就噼里啪啦地开起排抢来。
遇到了袭击,鬼子立刻慌了手脚,东钻西窜,可就是找不到个躲藏的地方,最终成了二班的活靶子。
骆有官看到时机已到,手臂一挥:“冲啊!”全班人顿时跃起,跑下伏牛背,跃过溪坑,几个没被打倒的鬼子像兔子似的往萧皇岩的斜坡窜去。有的又被我方打倒在逃跑的路上。
这一战打得好:9个敌人,除1个逃回据点外,其余8个全部被我方击毙。而我方无一伤亡。敌人所抢的牛羊和财物统统夺回。特别是从敌人手上缴来的战利品:三八大盖枪、皮弹盒、钢盔、指挥刀、手表……
首战萧皇塘,八大队威名扬。此后,党组织决定乘胜扩大战果,发动萧皇塘附近的游击小组,日夜困扰据点里的敌人,迫使敌人不敢离开据点一步。过不了几天,敌人放火烧掉了据点,夹着尾巴撤走了。
1995年8月,当地政府为纪念这次战斗,在萧皇塘村边的小山坡上动工兴建了首战萧皇塘纪念碑及抗倭纪念亭。纪念碑高1.8米,系青石雕刻,碑文260余字,内容为纪念首战萧皇塘的胜利。纪念亭系混合结构六角亭,顶高约4米。“抗倭亭”三个大字系江征帆题写,六面亭柱上分别刻有江征帆、吴子刚、吴子义三位老同志题写的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