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义乌首家代驾公司开业后,酒后代驾成为了一个新生行业。记者昨天调查商城代驾行业发现,目前义乌的代驾公司已达七八家,从业代驾司机达1000多人。每一天,义乌产生的代驾订单有2000~3000单,市场竞争激烈。
义乌代驾司机有上千人
酒驾禁令起,代驾业出现,怀揣机动车驾驶证的义乌司机发现,新生的行业正是赚钱的好行当。记者昨从多家代驾公司获悉,目前游走于义乌各个角落的代驾司机达上千人。
陈春明,3年代驾从业经验,主要活跃在义乌长春小区夜市附近。入行前,他跑过运输,但生意不好。转手卖了车子后,他加入了一家代驾公司。
“辛苦钱,基本上白天黑夜颠倒着过。”陈春明一般选择晚上7点出门,然后一直上班到第二天凌晨六七点,工作时间超10小时。正常情况下,他可以接到5~8笔生意,除了固定交给公司的钱外,每天纯利润可达200元左右,一个月收入有五六千元,多时也有七八千元一个月。同事中,他的收入算中等偏上。
自从干起代驾司机,陈春明就过着24小时开机的生活。公司要求,接到电话后,他须在10分钟以内抵达。
代驾这活儿一点儿不轻松,不管客户住得多远,都得先把人家安全送回去再回家。以前,他一般会选择打车回城区。不过,在代驾费下调后,他为了节省成本,不得不额外花3000多元,买了一个电动滑板车,以作为回程工具。
在义乌,像陈春明这样的代驾者已达到了四位数。他们当中,有的是专职代驾司机,有的是兼职。兼职者中,不少人白天从事红酒代理、信用卡推销等营销工作,晚上才出来接一些代驾活。
代驾虽不属于公共交通,但也是一项带有窗口性质的服务。为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司机们努力的重点。“有时候,兴趣相投,就是最好的交流。”今年22岁的90后代驾司机吴阳,是一名“机车迷”,对大排量的跑车、摩托车十分感兴趣。有一次在代驾过程中,他认识了一名同样是“机车迷”的客户。两人一拍即合,不久后就在金华成立了一家机车俱乐部,现已有成员近20人。代驾者和客户成为了朋友。
代驾市场的“群狼共舞”
1000多名代驾司机,分属于各自不同的阵营。
今年8月,滴滴快的推出了代驾业务,由于业务需求量大,决定在55个城市开放代驾业务,其中就包含义乌;更早之前的去年夏末秋初,国内大型移动互联网代驾服务平台e代驾,亦已进驻义乌。
除了来自外来的“互联网+”代驾军团外,义乌本地还活跃着不同来源的代驾司机。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本土的正规代驾公司,这类公司经过工商登记,主动纳税;第二类是“游兵散勇”,他们并没有挂靠在哪个公司下,一般以印小广告和名片四处宣传为主;第三类是出租车代驾,的哥们在酒店门口等活时,如遇到需要代驾服务的客人,就帮喝了酒的车主开车回家,收费一般没有统一标准。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本土代驾企业与外来互联网军队、正规军与“游击队”之间,竞争相当激烈。这一点,可以从代驾服务的价格变化上得到佐证。
义乌最早的代驾公司出现在2009年下半年,一个名叫王先锋的商人,创办了一家名叫“千亿代驾”的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时,代驾的收费标准是:10公里以内每次代驾收80元,超出部分按每公里5元加收。之后几年,代驾从业者开始增多,义乌代驾服务的收费标准变为起步价50元。2013年,义乌市场上的代驾收费已降至5公里以下29元左右。现在,代驾收费变得更细化,相对而言价格也更优惠。
义乌腾飞汽车代驾服务有限公司是目前本地化代驾公司中的“老大”,有司机350多人。该公司运营总监赵杰介绍,根据时段不同,收费分三个标准:早上7点到晚上9点半,5公里以下18元;9点半到凌晨2点,5公里以下25元;2点到7点,5公里以下35元。超出5公里,每两公里统一收取6元。其他代驾公司的收费,大同小异,最低起步价一般都在20元左右,相比前几年动辄50、100元的,已明显下降。
统计显示,目前义乌机动车保有辆超过40万辆,每天产生的酒驾需求,大致在2000~3000单。平均到每个司机身上,只有2~3单。为此,能否成功占领市场,争夺到客户是各代驾公司和代驾司机的生存关键。
“有时也会大打出手,两家代驾公司的司机直接打了起来。”陈春明回忆,有一次,公司订制了一批印有LOGO和预约电话号码的开瓶器,送到一些夜市档和中低档饭店中,以推广公司服务。但是,另一家代驾公司的司机为了抢夺市场,把陈春明所在公司事先已摆放在桌上的开瓶器,收集起来,全部扔掉。这一幕,刚好被陈春明及同事们看到,两班人马遂扭成了一块儿。最后公安机关出面,才将事态平息。
知情人士透露,发生冲突的两家代驾公司,刚好是一家本土企业和一家互联网代驾服务企业。这一事件,也被业界解读为“群狼共舞”下的义乌代驾市场写照。
“峰值时一天最多接过1300多单,现在最多也就七八百单。”赵杰表示,各方代驾司机都在争夺客户。为此,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就成了关键。
市场监管暂时有所缺失
经过几年的发展,义乌的代驾行业迅速做大。不过,伴随行业快速发展,相应的监管暂时还没有跟上。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代驾服务的管理还处于真空状态。物价部门对这类特殊服务的价格无法掌握;交通运管部门只负责出租车等客运车辆的经营管理;交警部门只负责对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行为进
行处罚,只要驾车人符合驾驶资格,就不会过问其是否在代驾。
“希望相关部门设立一个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代驾行业的发展。”赵杰认为,有三方面的问题,是当前代驾行业亟待解决的:一是驾驶员的准入机制;二是价格规范,避免因为价格战而致市场秩序混乱;三是驾驶员的安全性,特别是目前返程使用较多的电动滑板车能否上保险的问题。
当然,为了保障驾驶员和客户的利益,不少代驾公司已开始与保险公司展开合作。6月16日零时,义乌首份代驾责任险正式生效。义乌市腾飞汽车代驾服务有限公司为旗下数百名代驾司机购买了人保代驾责任险,累计保额超过2000万元。有了这份保险,市民在选择代驾服务时,因为代驾司机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就可在责任限额内得到保险赔偿。不久前,一名代驾司机在驾驶一辆宝马X6时,与一辆奥迪A6不小心发生了刮擦,并产生了2.8万元的保费。
“有了保险,开车也比较安心,顾客也放心。”陈春明介绍。一些法律工作者建议,私家车车主在选择酒后代驾时,最好选择正规的代驾公司,出了事情也有地儿说理。
代驾后市场有望开启
虽然目前中国的代驾市场还刚刚起步,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市场不可小觑。易观智库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代驾应用市场交易规模将达26.9亿元,2016年和2017年将分别达到52.5亿元和92.5亿元。而韩国人口不及中国的1/20,代驾市场规模却高达250亿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代驾庞大而诱人的市场背后是极低的行业渗透率,基本集中在酒后代驾,商务代驾、旅游代驾、汽车后市场等代驾细分领域的潜力还远未被挖掘。
从目前的市场分析来看,其代驾内容还比较单调,主要针对酒后代驾。有分析报告指出,目前85%的用户因为喝酒叫代驾。与之相应,中国主要城市的代驾需求区域也集中于餐饮、酒吧一条街,比如北京的三里屯、簋街、后海,上海的衡山路、淮海路、新天地等。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粥少僧多的局面并不能一下子改变。为此,一些代驾公司已开始注意“代驾后市场”领域。
在国外,代驾服务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商务代驾、旅游代驾、汽车后市场代驾之外,代客泊车、专属陪练等都属于代驾内容。“要把司机们的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赵杰称,今后公司计划开展汽车年审、保养、配送文件等服务,而代驾过程中积累的车主,就是项目的目标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