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堂外观
八字台门
中国义乌网11月24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毛春贤)赤岸镇尚阳村承德堂,又名旧厅、笠帽厅,位于尚阳村正中心,明代建筑,可以说是全村最古老的建筑物。承德堂坐东朝西,为前后二进三开间,中间设天井,并用穿堂相连,占地283.2平方米。门厅前面施牌楼式大门,进入大门为天井,用围墙构筑。门厅三间,进深七檩,次间边贴穿台混合式,用五柱。门厅、正厅的牛腿雀替等构件雕刻精细生动,布局完整,是研究民间建筑历史的实物资料。承德堂2006年被列为义乌市文物保护点。
笠帽厅的精神代代传
尚阳笠帽厅的故事,尚阳人人皆知,一直传诵至今。笠帽厅的扩基拓业,艰苦创业精神代代相传。笠帽厅创建人毛普霖,称正三四太公,生于1453年。他原住在稠城南门毛家巷,家中富裕,是三兄弟中的老二。他雄心勃勃,立志自立更生创业,20岁刚过,就告别父母,带着新婚妻子贝氏,离开县城来到渺无人烟的义南山区,在前溪、后溪、马溪、王东溪、四溪相汇的尚阳溪滩上开荒扩种。当时尚阳还没有房子,他们就先借住在离尚阳三里路的三丫塘村。毛普霖早出晚归在荒滩上披荆斩棘,垦田种粮。不久,在尚阳搭起三间茅草房,终于在荒滩上建起了自己的家(三丫塘现存一口毛家井,是毛普霖当时所挖)。三年后,毛普霖在尚阳开田种地获得丰收,家中有了积粮,开始筹建居住厅堂,先平整屋基,又从山上砍来树木,竖起屋柱,然而再无钱买砖瓦石灰等建材,厅堂暂时停建。为了已竖起的屋柱不被雨淋日晒,他从市上买来笠帽,戴在每根立柱顶上,笠帽厅从此得名。过不久,笠帽厅的消息被传到稠城家中,其父火速赶到尚阳,送去银两和粮食,使笠帽厅提早建成居住。
尚阳从笠帽厅开始建村,笠帽厅艰苦创业精神代代相传,日后人丁兴旺,逐渐建成了一个有1500余人的毛氏大村子。经过600余年风雨,笠帽厅已经大修过无数次,但尺码特大的明朝砖瓦仍在,大厅仍巍然坐落在村中。因为有了笠帽厅和许多古厅古民居,有了400余米长的尚阳老街,加上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和五水共治,尚阳村于2014年被列为我市唯一的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重点村。
笠帽厅曾办私塾
据家谱记载,尚阳村创建人毛普霖生有6子1女,6个儿子又生19子5女。为了教育子孙,他从31岁起就不再到田畈劳动,请来一位老师,在笠帽厅办起私塾,专注辅导子女学文化,培育后代,从此尚阳村耕读家风蔓延。民国时期,尚阳村在笠帽厅率先办起初级小学,经过百年搬迁发展,现已成为现代化完全小学。解放后,笠帽厅先后成为农民协会办公室、农业合作社办公室、村合作医疗站、村老年活动中心等。2015年夏,村民从笠帽厅楼上找到一盏清代特大珠灯,灯高3.5米,直径2.2米,是全市最大的清代珠灯。经过一个多月修补,珠灯现已挂在村文化大礼堂内,成为镇堂之宝。
有的文章称,尚阳村名是由第一代太公人名而来。根据毛氏家谱记载,尚阳第一代正三四太公,名毛普霖,字景泽,号南阳,不叫尚阳。而毛普霖的次子琴四三,名毛呈,字贵卿,号尚阳。由此看来,尚阳村名是由第二代太公的名字而叫出名的。据记载,“毛尚阳丰财尚义,义县尹府徵为大宾”。毛尚阳为县内闻名人物,尚阳村名也因此从大山深处名声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