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30日讯(义乌商报楼一强)如果把城市比作人体,那么,每天从城外引入的水,就像人喝进去的水,进入城市这个躯体后,参与工厂细胞的新陈代谢,最终变得浑浊或携带人体代谢产生的各类废物。这时,肾脏就起到了过滤废水和保持体液清洁的作用。而我市的“城市肾脏”———污水处理厂,不仅可以发挥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滤下废物、毒物,还可使产生的“尿液”继续得以净化,变成中水回灌城市,激活没有地表水源补充的城市内河,从而大大改善城市内河的水体生态功能,最终达到保护义乌水环境的目的,有效改善我市城市内河的水量、水质和景观。
“四肾”滤污水
联结地上地下两张水系网
在我市城内,城中河、城南河、城东河、城西河,以及各河流的支流,已经河河相通,形成了城市地表的水系网;地底下,又如蜘蛛网一样密布着城市污水管网,集纳了城市产生的废水,一起注入分布于城市四个角落的中心污水处理厂、稠江污水处理厂、后宅污水处理厂和江东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得到净化,不让城市“代谢”产生的污垢排入外循环的江河里。
义乌是座缺水的城市,城内的水多数通过管道来自城外的水库,所以,缺乏地表水补充的城市内河,除了雨水天具有给城市排涝的功能,剩下的基本就是被用作“藏污纳垢”之所了。曾经,这里垃圾成堆,污渍连连,市民干脆把生活污水甚至粪便等等,都直接倾倒进河道里。结果,地下的污水管网几近瘫痪,地表河流污秽不堪,穿城而过的母亲河义乌江,也深受其害,水质每况愈下。
“五水共治”后,我市多管齐下,斥巨资厘清地上地下两张水系网的功能,同时加大污水处理厂的投入,通过污水处理厂的过滤功能,把地下管网集纳来的城市污水变成清澈的中水,再把中水通过管道回灌到几经清淤的城市内河上游。这样,随着中水回用工程的启动,城市内河在没有活水流入的情况下,活了起来,始终保持了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本真面貌。
如今,城市内河水系激活工程已完成一、二期,三期杨村溪、香溪配水工程已完成80%,每天23万吨中水回灌到城市内河,有效改善了城市内河的生态。
数年磨一剑
碧水蓝天终可被唤回
大投入才能有大产出,为了唤回蓝天碧水,我市可谓是倾全市之力毕其功于一役。目前,全市已建成污水厂9座,建设配套污水管网2196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9%,基本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而城区4座污水厂更是通过建设连接管相连,实现了互联互通,如果谁的负荷重了,流向那里的污水就可以自动被调剂到相连的污水厂进行处理。据统计,仅城区“四肾”的日处理能力就达到30余万吨,每天至少处理污水超20万吨,城区污水收集处理范围则已覆盖我市全部中心城区,处理率和达标率均达到100%。
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工程,先后对152个重点部门、重点行业及59个农村社区的雨污分流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狠抓整改。在此基础上,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对全市所有国有企业、学校、医院及餐饮、美容美发、洗车洗衣等行业的雨污分流进行逐家排查整改,推动源头治理。此外,开展全市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情况排查,对543家工业企业共678个污水出水口(支管)进行水量监测,要求相关企业进行平面立面限期整改,整改验收通过方可发放排水许可证并纳管。
针对污水处理,义乌的做法可圈可点,但获得全省上下最大认可的还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污水管网实行专业化管理。由水务建设集团组建专业机构,统筹负责全市污水管网的统一维修、养护和管理,对辖区内的污水处理实行专业化、一体化运营管理,确保污水管网后续维护工作落实到位。今年6月,排水公司接管全市1050公里的污水主、次干管后,立即开展首轮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1758处问题分类分片打包,限期销号整改,目前已进入正常维护的轨道。
二是污水排放实施“义乌标准”。针对我市污水氨氮、总磷高的特点,制定更为严格的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义乌标准”,外排水氨氮指标、总磷指标月均值分别控制在1.0mg/L、0.4mg/L以内,均严于国家一级A标准。市财政投入2.34亿元,对各污水厂实施提标改造,增加超细格栅、纤维转盘过滤池、高效沉淀池等深度工艺。9座污水厂每年可减少氨氮排放量635吨、总磷排放量16吨。
三是污水厂建设尾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外排水先引入人工湿地,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后再排放,起到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的作用,确保最终外排水达到Ⅲ类水,总磷0.2mg/L以下。目前,已建成佛堂、义亭、苏溪和大陈4个尾水人工湿地,总投资7800万元,日处理尾水11.5万吨,全市大约四分之一的污水均经过湿地净化。
我市打破镇街区域界限、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开创出一套独特治水新理念和新途径的做法,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