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爱心给“三无”患者带来“暖冬”

发布时间: 2015-12-10 09:23:57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朱葵阳

  中国义乌网12月10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朱葵阳)连续阴雨后的一场冷空气,把义乌带进了寒气逼人的冬季。在市精神卫生中心,有一批家境贫寒,叫不出名字、无家属、说不清哪里人的“三无”患者,他们的生活在寒冬中更加艰难。不过,义乌的爱心单位和好心市民已为他们捐出许多闲置的衣物,为“三无”患者燃起冬天里的“一把火”。

  每年都有百名类似患者

  “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看上去不起眼,可它每年都承担了很重的社会责任。”市精神卫生中心办公室主任吴强说,今年1至10月,在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三无”患者达到409人,最多的时候在每年节假日期间,目前还居住着20多位“三无”患者。

  “这些患者大多数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家人联系方式是什么。”工作人员丁佳燕说,他们进入卫生中心时,很多都一丝不挂,夏天还没事,可是到了冬天就太冷了。精神卫生中心在平时医疗开支中没有这一项,而接收“三无”患者后,临时寻找衣服成了头疼的事。

  开始时,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与护士捐出了一些闲置的衣服,可是时间一长,医务人员的衣服都捐完了,不得不向社会和一些公益机构求助。

  寒冬里涌动着一股“暖流”

  10月初,市精神卫生中心团总支向卫生系统所有志愿者发出“送温暖、献爱心”的倡议,受到兄弟单位志愿者的积极支持与响应,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将家里闲置的秋冬衣物清洗干净后送到精神卫生中心。截至11月底,中心先后收到来自义亭、大陈、赤岸和上溪中心卫生院等单位捐献的冬衣20多箱,还收到市供电公司(拨浪鼓)共产党员服务队捐赠的12大包献爱心冬衣。

  12月初,这些干净温暖的棉衣棉裤穿到了“三无”患者身上。精神卫生中心的张老师说:“对于物主,这些衣服和生活用品可能已经没有用了,但对于急需的“三无”患者而言,却是物尽其用,雪中送炭。”一颗颗爱心温暖了精神卫生中心的患者们,让他们在这个冬天里不再寒冷!

  “目前已基本解决了穿衣保暖问题,但尚需一些高热量食品,希望社会爱心人士能够帮忙。”吴强说,患者的伙食费按每人每天15元计算,这样的伙食供给量肯定不够,营养和热量都供给不上,因此急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提供一些火腿肠、蛋黄派等高热量食品。如果有社会爱心人士愿意捐赠,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人员可上门提取。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