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非洲商人爱上义乌,义乌商人宣传非洲文化

非洲&义乌 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比翼齐飞

发布时间: 2015-12-17 09:42:49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钱关键

南非馆内的“狮子”栩栩如生。

  每到下午或傍晚,走在义乌三挺路夜市,一种异国情调扑面而来。常有人感叹,来这里逛街的外国人真多。

  是的,中东的、非洲的、欧美的,操着各种语言的外商经常三五成群地出现在义乌街头。义乌商贸区边上的几家阿拉伯餐厅常人满为患,外商朋友们或吃着饭聊着天,或安静地坐着,抽一口当地特有的土烟。

  义乌有近1.4万名常驻外商,其中来自非洲的客商有3000多人。12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时再次“点赞”义乌。这几天,有关“中非”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话题,依然热度不减。

  “这两天,不少客商到我店里买东西,都会说起习主席访问非洲点赞义乌的事。”昨天,义乌进口商品馆内的肯尼亚馆负责人王磊说,在中非贸易和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义乌在中非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将发挥越来越多桥梁纽带的作用。

  健身、喝咖啡、聊天

  非洲商人苏拉在义乌的惬意生活

  12月15日下午5点半,来自塞内加尔的商人苏拉准点下班。

  他的公司位于义乌银海路281号,因为路上不堵车,十几分钟后,他和朋友抵达位于工人北路上的一家健身房。通常,他要在健身房健身1个半小时。

  “健身后,我经常跟我的中国朋友吴先生在一起。”苏拉的汉语非常标准。他说,下班健身已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等下我们会去吃酸菜鱼等中国菜,然后去喝杯咖啡或茶。”苏拉说,到时他几个要好的非洲朋友也会过来。

  “平时喝咖啡和喝茶,我一般跟阿巴卡在一起,他来自中非。”苏拉说,他们最喜欢去的是义乌福田社区的一家咖啡厅,那里的咖啡和茶很适合他的口味。

  这个时候,通常是苏拉一天里最轻松的时刻。

  当然,如果没有重要朋友要见面,健完身他会直接回家,跟家人一起吃晚饭。

  “我妻子玛利亚下午要接孩子放学,然后在家自己做饭,和孩子一起吃饭。”苏拉有两个孩子,七岁的儿子在义乌枫叶国际学校读小学,四岁的女儿在上幼儿园。

  苏拉的生意做得也很不错。来义乌10多年,他的生意一直比较顺利。去年,他在义乌的贸易额超过了3亿元,出口集装箱已达2000个之多。

  苏拉还经常参加一些中非文化交流活动。

  圣诞节即将来临,他正在组织策划一个300人的聚会,其中答应来参加活动的非洲商人会占到总人数的80%左右,剩下的为来自中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朋友。

  “平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些联谊聚会活动也会邀请我们参加,我们也经常到义乌的中国朋友家里做客。”苏拉说。

  80后小伙在义乌网上售卖非洲产品

  义乌是国内非洲产品贸易展示集结地

  进口商品馆位于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80后”王磊就在这里上班,他经营的是非洲肯尼亚馆。

  昨天下午,王磊忙着给一批手工艺品核验规格。“这批货刚刚订出去。”王磊是杭州临安人,34岁的他从事非洲产品贸易已有8年。他销售的一直是肯尼亚的产品,400多个产品中既有售价六七万元的木制工艺收藏品,也有二三十元的手工挂件、小石雕,批发零售兼营。

  “非洲的产品与国内产品差异化比较明显,一般是旅游区、古镇的商家会来批发。随着人们对非洲越来越熟悉,一些年轻人家里装修也会买一点非洲的工艺品,但量比较少。”王磊说,他每年会去肯尼亚一两次,每次在那住上半个月到1个月。他最早到肯尼亚是8年前,是听了朋友的召唤去游玩,之后就爱上了这个国家,并萌生了从事非洲产品贸易的想法。

  如今,他的肯尼亚馆年交易额已达两三百万元。他还在淘宝网上开了一个叫“爱非利家”的网店,专门销售肯尼亚产品。网店去年开起来,到今年已经做到了四五十万元的交易额。“你一听网店名字,就知道我比较喜欢非洲,也很顾家。”采访中,王磊开起了玩笑。

  在进口商品馆,像王磊这样的非洲产品馆还有不少,塞内加尔馆、加纳馆、卢旺达馆……一组数据显示,2011年5月设立、位于进口商品馆的义乌“非洲产品直销中心”,现在经营的非洲商品已达5000余种,产品来自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非洲产品贸易展示集结地。

  “义乌销售的非洲产品,品类丰富,销量也非常大。”王磊说。

  不仅做产品贸易

  义乌商人推广起了非洲文化

  骆玲娟是最早到非洲开拓生意的义乌商人之一。如今,她已经是一名“老非洲”。进口商品馆内的南非馆,就是她运营的。

  南非馆内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非洲产品,南非钻石、乌木、红酒和茶叶……但在骆玲娟看来,她的展馆最大的特色不是产品,而是文化。

  “文化引领经济,经济主推文化”,骆玲娟说,相对于传统产品贸易,这几年,她做的更多还是中非文化交流和资源对接的工作,这也是她未来生意的主打方向。

  “首先,非洲文化很独特,但非洲的商品又相对单一,主要是木雕、石雕和手工艺品等产品。这些产品跟我们国内产品的风格大不一样,如果你不向消费者介绍文化内涵,很多产品的价值感就没法体现了。其次,现在国人的生活水平上来了,老百姓的普通消费需求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满足,同类产品又非常多,选择余地非常大,在这样一个物质产品过剩的年代,我们需要更多地在文化上动脑筋,将非洲独有的文化给它发掘出来。”骆玲娟说。

  事实上,这几年,非洲文化在义乌的传播卓有成效。南非馆的展馆布置,就突出了文化。

  “沃特科皮斯山、好望角灯塔、沙滩、海洋……”骆玲娟将南非最特色的一些景点“镶嵌”在展馆内,以墙面图案或以馆内造型的方式,向来往的客人展示。

  几天前,一个来自厦门的客商找到南非馆,与骆玲娟进行了深聊。“他希望将自己生产的‘蜂窝墙’建筑材料推广到南非等非洲国家,我觉得这个项目可行,答应帮他们对接当地的一些资源,寻找当地的代理商和客商等。”骆玲娟说,未来,这方面的工作可能会越来越多,之前,一些义乌商人到南非、津巴布韦等国家做生意,她也提供了不少帮助。

  “贸易和文化交流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为南部非洲义乌总商会会长,骆玲娟还表示,目前,南非主管贸易、文化交流的政府部门一些政府官员,都知道义乌有个大名鼎鼎的“非洲产品直销中心”。

  非洲商人在义乌的交流平台越来越多

  经济纠纷、语言不通都不是问题

  非洲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投资、消费“新大陆”。义乌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7月,义乌市对非洲出口额达268.9亿元,同比增长48.4%。不仅贸易增加,近年来,义乌积极开展与非洲的文化、经贸、旅游、体育等领域的广泛交流交往,吸引了众多非洲客商。

  去年,非洲临时入境来义乌探亲、旅游、经商的客商约8万人次。上半年以来,在义乌工商学院留学的非洲留学生约300人。来自非洲摩洛哥的小伙子鲁扎,是义乌工商学院的一名学生。他除了日常学习,还参加在义乌免费开展汉语培训的义乌同悦社工服务中心的汉语培训课,每周去一两次,如今他的汉语口语水平已突飞猛进。鲁扎的梦想,是未来在义乌留下来。

  义乌工商学院也经常开展有关中非交流的活动。“今天,我还去义乌工商学院参加了一个交流活动,主要向国内学生讲解非洲的历史文化。”骆玲娟说。

  2013年,义乌开创性地成立了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了一支“联合国涉外纠纷调解队伍”,有5名非洲外商成为调解员,苏拉也是其中的一名成员。苏拉说,至今他调解成功的经济纠纷已达20多起。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