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站队PK | 春节礼物要和孩子的表现挂钩吗?

发布时间: 2016-01-27 09:35:50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王薇

  中国义乌网1月27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薇)春节临近,孩子们期盼的寒假也即将到来。这些天,有些家长正为春节假期送什么礼物给孩子发愁。有的家长认为,送的礼物应该和孩子的表现挂钩,如果考了好成绩或者其他地方表现乖巧,那就送价值高的礼物,反之则送价值低的礼物或者不送;也有的家长认为,送孩子礼物是家长爱孩子的表现,这种纯粹的爱不应该掺杂任何功利因素,因此不应该把礼物的价值和孩子的表现相挂钩。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

  用物质激励学习成绩,孩子变得厌学

  “我上个月就和儿子说好了,如果他这次考试能进班级前8名就给他买一个苹果手机,如果能进班级前15名就给他买一双名牌跑鞋,否则就罚他寒假期间不能玩电脑游戏。”今年40岁的周女士说起自己对儿子的管教头头是道。

  周女士有两个孩子,女儿上大学,儿子读初中。和很多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一样,周女士特别看重儿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开始,她就给儿子请了家教,放学后还请老师对儿子额外辅导。不知为什么,周女儿的儿子对学习一直提不起兴趣,其他方面头脑灵活的他,一遇到学习问题就一问三不知。为此,周女士想了很多办法。

  “刚上初中时,儿子迷上了电脑游戏,为了督促他学习,我规定他玩游戏的时间和学习成绩相挂钩,成绩好则可以多玩一会儿,成绩不好就不能玩。”周女士说,这招似乎一开始比较管用,因为从那以后的一段时间,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中等水平。

  到了初二,孩子的学习相对紧张了一些,周女士又给儿子规定了新的奖惩措施———电脑游戏奖励和物质奖励并用,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来决定他能得到什么礼物、获得多少压岁钱。周女士甚至也给儿子的中考成绩规定了3个等级的奖励办法,分别是考上重点高中奖励国外游一次,考上普通高中奖励国内游一次,没考上普通高中则哪儿都不准去。

  周女士说,儿子看起来对这些奖励很感兴趣,但是一回到学习就唉声叹气的,还不时感叹自己命苦,表现出对学习的厌恶。“但是我也没办法,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爱上学习。”周女士说,“如果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那我们做父母的脸往哪儿搁呀,孩子将来的前途也让我们担心呀。”

  送孩子礼物,却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家住北苑街道的陈女士和丈夫王先生都是义乌本地人,结婚7年,有一个6岁的儿子。这些天,陈女士正为给儿子买春节礼物的事烦恼不已。

  “我们夫妻俩都是经商的,平常陪伴儿子的时间不多,因此很想用礼物表达对儿子的爱意。”陈女士说,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想,那么给儿子买些礼物哪怕是比较贵重的礼物,也没什么不可以,毕竟经济条件允许。

  可是,丈夫王先生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男孩要穷养,不能太溺爱,送礼物要和他的表现挂钩,如果无限制地满足他的要求,以后只怕会很难管教。”

  陈女士觉得丈夫说的话也有道理,毕竟,她也希望能培养出一个各方面优秀的孩子。陈女士看过几本育儿方面的书籍,书中讲到给孩子买礼物可以使用“代币法”,就是当孩子某方面表现好时,就给他在本子上贴一朵小红花,约定积满一定数量的小红花就可以换一个自己想要的礼物。

  数月前,陈女士和丈夫、儿子一起商量了这种奖励办法,大家都表示赞同。可是,后续问题却出现了。

  陈女士的儿子自小吃饭不专心,在某一次他吃饭认真时,陈女士就在本子上奖励了一朵小红花。从那以后,每当儿子专心吃完饭后,都要问妈妈:“我今天吃饭吃得认真不?”如果得到妈妈的认可,他就要求陈女士给他贴小红花。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干家务,比如做作业等,不知不觉间,奖励小红花这件事从陈女士主动变成了儿子主动,陈女士觉得自己似乎已被儿子牵着鼻子走了。

  根据陈女士和儿子之间的约定,这周小红花积满100个,该给儿子送一个礼物了。可是,儿子却忽然异想天开,想要买一架数千元的天文望远镜,这让陈女士很为难。“那个东西科技含量太高,我和老公学历都不高,只怕搞不定就白买了,再说孩子现在还小,买这样的礼物有意义吗?”

  陈女士不明白,买礼物这样的事到底需要和孩子的表现挂钩吗?为什么怎么做都觉得不太对劲呢?

  ●网友观点PK

  礼物是爱的表达,不应该和表现挂钩

  艾草:春节礼物为什么要和孩子的表现挂钩?我不会这么做,因为我对孩子的爱不会因外在的原因而改变,也不会因孩子学习好或者表现好就给予特别。

  文刀:个人认为,礼物和奖励之间没有半毛钱关系。

  娟儿:试问家长,你们收到的礼物跟你们的表现挂钩吗?如果是,那么你觉得这份礼物对你来说意义如何?

  晴天娃娃:礼物是家长给的,目的是表达家长对孩子的爱意,哪里还要谈什么表现?不过我小时候大人也这样对我,会用考试成绩来给我压力,我当时的感觉是,这样会让我叛逆。

  寒江雪:如果根据孩子的表现来送礼物,那就变成一种交易了。

  奖罚分明有必要,但要注意方式

  新园日用品:孩子表现好,我们做家长的最好有所表示,让孩子知道我们已经看到他的表现,鼓励他继续努力。不过,这礼物不一定非得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比如我给孩子的特别礼物就是允许他跟爸爸一起睡一晚。孩子特别喜欢,也很开心。我们不要一味顺从孩子,也不要一味反对孩子,这个尺度要自己把握,因为每个孩子的需求不一样,学习上因材施教,奖励方面也是如此。

  三月明媚:必须挂钩啊,要不然怎么鼓励孩子呢?对于孩子的表现,大人就要赏罚分明。

  Autumnsky:之前跟孩子约定过吗?如果之前没有跟孩子约定过,家长仅根据自己的好恶决定给孩子什么礼物,孩子会不知所措。我个人觉得,春节礼物可以和孩子的表现相挂钩,但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之间事先约定好。

  ◎记者观点>>>

  给孩子的爱不应该附加条件

  礼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为了表示尊敬或庆贺而赠送的物品”,在父母和孩子中间,我觉得除了尊敬和庆贺之外,更包含着一种暖暖的爱意。父母的爱,应是无条件的,只有无条件的爱,才能让孩子得到最充分的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表达爱的方式之一———礼物,应是无条件赠送的,而不应该附加其他条件。

  把春节礼物和孩子的表现挂钩,我个人觉得是对孩子成长发展的一种限定。表现到什么程度就给相应级别的礼物,这似乎是在给孩子定一个框,把孩子的无限价值和有限的礼物划上等号。打个比方,如果孩子某一次因为表现不佳而得了一个价值低的礼物,这似乎就在对他说“你是差的,所以只配得到差的礼物”。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良暗示,而这种暗示最终会深入孩子内心,成为他否定自己的一个理由。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把礼物和孩子的表现挂钩,似乎也是一种功利的做法,让孩子的表现和父母的爱之间成了一笔交易。有可能,孩子短期内受到礼物的诱惑而表现乖巧懂事,但这种乖巧懂事却不是发自孩子本心,而只是他得到礼物的一种方式和手段。那么,倘若有一天,现实的礼物不复存在,孩子成长的动力又在哪里?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株幼苗、一个天使,他们的成长需要家长用爱心来温暖、用耐心来浇灌。父母给孩子爱和礼物,不需要附加任何条件。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