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微笑行动”会上,浙医四院护理部荣获优秀志愿者团体奖。
护士吴青青(前排左一)参加“微笑行动”帮助唇腭裂孩子。
中国义乌网1月28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林晓燕)“这几年,志愿者已成为自己不可或缺的那部分。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也许是滴水穿石的力量……我知道自己也在悄然被改变。无论事情大小,距离远近,及时行善,坚持一颗初心就好。”这是吴青青在浙医四院“最美浙四人”颁奖晚会上的获奖感言。这些也是她们志愿者团队每一个人的心声,亦如“微笑行动”志愿者。
在上个月举行的中国“微笑行动”2015年会上,浙医四院护理部荣获优秀志愿者团体奖。现场,吴青青同护理部的其他几位志愿者代表有幸见证令人激动的颁奖时刻。
“微笑行动”,一次传递“微笑”的长征
或许,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对于“微笑行动”并不怎么了解。
“微笑行动”是指专门为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及头面部畸形的患儿提供免费救助治疗的公益慈善活动。有资料显示,1982年,整形外科医生马基(音译)夫妇随国际医疗队前往菲律宾,救治当地的唇腭裂儿童。行程中,众多得不到医治的唇腭裂儿童使马基夫妇深感震撼。两人于是就想发动周边所有的资源,做些事情来帮助这些孩子。回到美国后,马基夫妇成立了国际微笑行动,致力于为贫困地区罹患唇腭裂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外科整形手术。随后,该组织被评为前500强的全球非盈利性机构之一。
而“微笑行动”能牵手中国,主要归功于一位名叫韩凯的中国人。他是一名普通的整形外科医生,更是一名了不起的志愿者。1990年,“微笑行动”由韩凯服务发起并引入中国。数月后,国际微笑组织第一次在中国开展“微笑行动”医疗慈善救助。
有人说,“微笑行动”是一次传递“微笑”的长征,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唇腭裂患者总数是全世界最多的,保守量是250万个。而且,在每年出生的3.5万个中国新生儿中,每600个就有一个唇腭裂患者。据了解,25年来,中国“微笑行动”屡向需要帮助的孩子伸出温暖之手,曾先后组织150余支志愿医疗队,行程百万公里,为全国30多个省(区、市)的近三万名贫困家庭的患儿提供免费手术和相关治疗,还原他们应有的微笑和尊严。
值得一提的是,期间有数以万计的志愿服务者参与了这一征程,也就是这些中国的专业和非专业的志愿服务者们,把社会和爱心人士的关爱传递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患儿和家庭。这其中就有来自义乌的志愿者代表———浙医四院一群风华正茂的护理人员。
“医路相伴”,浙医四院的志愿者之路
从某种角度来说,浙医四院是一座比较年轻的公立医院,于2014年10月31日正式对外开始试运行。
“打造一流的医疗水平,推崇均质化服务理念,拥有倡导奉献的公益特性。”这是浙医四院院长陈亚岗在开业前一天接受众多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这是公立医院的一个特性,一定要坚持。”“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公益发生冲突时,要倡导奉献精神。”撇开业务技能和服务素质,陈亚岗如此理解“公益性”。
对一个单位或组织而言,一些理念的产生和践行有时是自上而下的。作为这家年轻医院的掌舵人,陈亚岗算是位“老志愿者”了。刚参加工作那些年,每年的下乡帮扶义诊活动都有他的身影。
“必须把志愿服务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一块内容去做实、做好。”在他的倡导下,即使在医院筹备期间,医院全体员工也一直坚信只有怀揣仁爱之心,才能“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坚持志愿者服务,比如说半个月一次到怡乐新村福利院去给老人检查身体、每周一次到杭州的福利院义诊积极参加“微笑行动”公益活动等等。在走出去服务的同时,浙医四院还积极带动更多社会热心人士一起参与,组建了“医路相伴”志愿者团队,团队宗旨是践行“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浙医四院的这个志愿者团队注册人数达到数百人。这些身穿绿马甲的志愿者“绿马甲”被广大患者亲切地称为“暖心人”,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感动了义乌这座城市,因此去年高票入选“感动义乌”人物。
如今,浙医四院已初步形成自身特色的志愿者管理模式:社会志愿者与医务人员志愿者协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众所周知,志愿者行动是一种没有工资、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公益行为。社会志愿者如此,医务人员志愿者亦如此。作为院方,虽不能给他们物质补偿,但可以为他们提供人文关怀,比如说在排班时间上以及评优评先时给予适当考虑。
做公益,最小的善举胜过最大的善念
“最小的善举胜过最大的善念。”
“我想要一直坚持,随心而行,遇见更美的风景和更好的自己。”
这是浙医四院护理部几位志愿者的心里话,也是他们在奉献过程中的感悟。
据了解,该院护理部自2010年10月起就陆续开展各项义诊及院内会场服务、新员工报到引导等志愿者活动。2013年4月,浙医四院正式成立护理部志愿者小组,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传递正能量。如今,护理部志愿者小组目前已有注册成员80余人。
去年3月份以来,护理部有20多位护士曾先后赶赴新疆、西藏、贵州、广东等偏远地区参加“微笑行动”,为当地的唇腭裂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作为护理部志愿小组的组长,吴青青无论是去的次数,还是时间,都是最多的。这位来自湖北某小县城的80末女生,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浙医四院,现在是重症监护病房的一名普通护士。个性热情、开朗的她在校时就经常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工作后更是在这方面做得不遗余力。
说起当时第一次参加“微笑行动”的情形,她说,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微笑行动”走进乌鲁木齐的志愿活动,“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那么多的唇腭裂儿童,很震撼,也很伤感”。当时,她被分配到复苏室,每天要在里面待13个小时。“说不紧张,那是假的。”吴青青直言,当直面那种环境时,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压力,有时脑海里也会有瞬间动摇,但最终都坚持下来了。
一般来说,像吴青青她们每次参加“微笑行动”医疗志愿活动,都要在当地待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为了不影响工作,她们只能把自己的休息时间腾出来,连续上好几个班次。当很多同龄人利用空闲时间忙着看电影逛街时,她们正在用爱心,浇灌着一张张小脸的那抹微笑。
有人曾说过,“志愿者的事业绝对不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只是一群普通人所坚持的平凡的事情,但是他们的理想绝对是崇高的。”但愿,今后有更多的人行走在这条充满爱心的慈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