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东:做“互联网+私人定制”的领跑者

发布时间: 2016-03-21 09:07:01 来源: 每日商报 作者: 见习记者 王然

  几年前,因为冯小刚的一部电影,“私人订制”的概念被炒得火热。而在制造领域,与“私人订制”相似,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定制”由来已久。如今,作为工业4.0精髓之一,被冠以“私人定制”的流行表达,“互联网+私人定制”将领导着产品制造的未来。

  这次,我们就要认识一位专业研究和实践“私人订制”的商人——吴华东。他定制的产品不是服装,也不是珠宝首饰,而是每个人家中可能都会有的广告伞。农夫山泉的有一句广告词,众人皆知:“我们不生产水,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吴华东笑着说:“我们不生产伞,只做广告伞的深加工。”通过他的手,无论是大批量,还是小批量,不同客户的需求被印制在一把把伞具上,发往全国各地。

  等候机会苦尽甘来

  认识吴华东的人都说,把他的个人奋斗史比作“屌丝逆袭”,一点也不为过。来义乌之前,吴华东夫妇是普通上班族,在杭州过着朝九晚五的普通生活。吴华东在朋友的机电厂里上班,负责市场业务推广。妻子洪丽云在日常工作之外,还经营着一家淘宝店铺,通过卖化妆品以贴补家用。

  回忆起这段时光,吴华东笑言,宁静的生活工作之余,更多的是想想远方与未来。在工作中,两人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研究了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学等,妻子会把做淘宝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告诉吴华东。妻子对于电子商务的分享,让他不断地经历头脑风暴,而风暴的中心就是互联网。

  2009年初夏,一次偶然的机会,应好友邀请,吴华东和妻子前往义乌做客。朋友在了解他们的近况后,建议可以先去义乌小商品市场逛逛,看看有没有商机。在规模浩大的国际商贸城里,看着眼前各式各样的产品,吴华东惊呆了,这里几乎汇聚了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大部分窗口。

  “商通就是贸易,贸易就是利率”,他的脑袋高速运转着:“互联网+传统制造业”,或许就是拓展事业的新思路。吴华东的创业激情被点燃了。当天,夫妻俩就决定来义乌发展,重新出发。

  “现在想想以往的境遇也是窘迫的,我们在网上租了一套房子,付了半年的租金后,口袋里就所剩无几了。”吴华东说。但是凭着渴望成功的信念和一股冲劲,他买了辆二手自行车,天天不知疲倦地在市场上奔波,去考察挖掘可做的行业与产品。

  在调研试卖过的众多产品中,懒人毯或许让吴华东一辈子都无法忘记。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按现在的话说,那时的懒人毯是市场上的爆款,因为出货量大,他隔三差五就得去进货。有次吴华东进了70多箱货准备出售,恰巧妻子出差了,搬货的活理所当然就靠吴华东一个人完成。

  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他一边接单,一边往返于楼上楼下搬货。当搬完最后一箱货坐下休息时,吴华东感觉手脚都已经不听使唤了。小憩后,他起身想去厨房间倒水,一不留神,被门槛给绊倒了。“那时,也不知道是昏睡,还是晕厥,倒下就失去了意识。等再醒来时,天色已黑。”吴华东笑言。

  如今,吴华东回忆过往,能带着戏谑的口吻讲述。但其中辛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常言道:苦尽甘来。吴华东从不懈怠,时刻准备着。因为一位客户的需求,他终于等来了事业上的转机。

  另辟蹊径领跑行业

  来义乌已经一年多,吴华东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在一位好友的介绍下,他尝试着在淘宝上卖一款透明材质的雨伞。

  “这种伞当时进价是3.7元,而淘宝上的价位基本在7至8元之间。我将它定价为5元进行出售,低于平均价格,于是就形成了较大的走量。”吴华东说。成交量大,不仅意味着成交额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为店铺引流,招来不少客户资源。而就是在这批透明伞的购买者中,有一位客户主动联系吴华东,希望能在伞上印制个性化的内容。

  得知客户的需求后,吴华东立马找到工厂,了解广告伞定制的情况。他发现基于成本和利润的考虑,这些伞厂印刷厂基本只承接大批量的订单,不做小额的定制。

  “既然他们不做小批量的订单,那这就是一块市场空白,而且量应该不小,那就我来做!”吴华东下定了决心,进入了个性伞“私人定制”领域的“真空”地带。

  说干就干,吴华东先是在家里做了个简易的工作台,配备好工具,自己动手,手工在成品伞上进行印刷。初时订单也不多,白天接单晚上印刷一天也就印百来把。

  慢慢的,吴华东的伞具“私人定制”业务开始爆发式增长,同学伞、公司伞、战友伞、祥云伞、母子伞、夫妻伞……仅凭一个人已经无法应付每日的订单量。但是,既然在电商平台上做小批量定制商,就必须保障出货的时效性。“传统工厂在接单后,一般是5—7天发货。而我的要求是在24小时内发货,体现出速度上的优势。”吴华东说。

  不断提升的订单数量,让吴华东喜忧参半,欢喜的是生意越来越好;忧虑的是即便增加了人手,还是忙不过来,无法完成每天的工作量。面对这一境况,利用曾学过的机械机电知识技能,吴华东决定进行印刷技术升级,以机械化印刷替代手工印刷。没过多久,他的工厂实现了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再到自动化的持续升级。

  如今,在吴华东的带领下,他的印刷设备已完成了4次技术革新,一天的广告伞出伞量最高可达1万把,这已是行业之最。更值得一提的是,这1万把伞由几十个不同的订单组成,涉及不同的伞种、不同的个性定制内容。在现有的技术阶段,可以说,吴华东把个性伞的“私人定制”做到了极致。在伞具“私人定制”行业,吴华东已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精益求精“互联网+”

  现在,全国各地来找吴华东合作开发“互联网+私人定制”、“互联网+传统制造业”、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面对取得的成功,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把传统行业搬到了互联网上,以新的模式和方法展开运作。接下来,在提升产品质量、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吴华东将进一步结合“互联网+”进行产品战略部署:纵向领域,将雨伞“私人定制”的技术运用到更多不同类目的产品中,如杯子、u盘、毛绒玩具等;横向领域,跨界至“移动互联网+新能源”、“移动互联网+智能出行”等领域的研发。

  古人云:“创业易,守业更难”。在吴华东看来,想要确保领跑者地位,关键在于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公司战略纵向上取得突破。

  已成为国内个性伞“私人定制”领跑者的吴华东,正在积极将产业向跨境电商布局。为此,他们夫妻俩在百忙之中,学习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他说:“只有自己先搞清楚每个环节具体该怎么做,才能带领团队朝着明确的方向迈进。”别看吴华东只有初中学历,但他不仅是老板,还是技术研发者,更是PS专家、美工高手……一人完全可以身兼数职。

  现在,总有一种负面的声音在商界回响:商机越来越少,生意越来越难做。可是,吴华东的创业故事,无论是对广大创业者还是经商者,是一个莫大的鼓励与激发。以小批量个性伞“私人定制”为切入口,对产品、技术以及运营模式进行深入钻研。下个目标,吴华东是打造供应链平台,在“移动互联网+私人定制”上做足文章,让更多供应商的产品能通过自己的平台销往全国,甚至全世界。

  “走别人不走的路;做别人不做的事;赚别人不赚的钱”,这是吴华东对创业者常挂嘴边的口头禅。在成功之路上,吴华东正方向明确,勇往直前。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