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我们向标兵学什么——

引进“洋大学”:助力义乌拥抱国际化

发布时间: 2016-05-18 09:03:07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陈金花

  中国义乌网5月18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陈金花)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之风在中国大地上蔚然兴起,纷至沓来的“洋大学”激活了一池春水。

  教育国际化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内涵。正在全力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的义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教育的国际化及高校的引进和建设依然是一块短板。

  5月上旬的一天,乘着初夏和煦的微风,我们来到温州肯恩大学,探究这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解码美式教育特有DNA,以期对义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有所裨益。

  温州政府首期投资15亿元创办没有围墙的“洋大学”

  “到了,这就是温肯大!”随着出租车司机的一声呼喊,我们不觉四处寻找学校大门。年轻的的哥“嘿”了一声说,“别找了,我们已在校园里面,这所大学没有校门和围墙的。”

  这确是一所没有校门和围墙的大学,正如它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和敞开心扉拥抱大自然的情怀。

  放眼望去,马路右侧是一大片平整的草坪和开阔的空地,上面矗立着四根旗杆,视野直达学校尽头的青山。马路左侧,教学楼、培训楼、宿舍楼以及食堂错落于绿化带和草坪之间,只有四五层的建筑高度,一体的棕色外墙显得庄重典雅。

  “这里所有的建筑全部按照美方要求建造,走廊宽敞,公共空间充裕。”国情中心主管阮茜茜老师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介绍,走廊和教学楼的中间,设置了很多风格不一的公共空间。课余时间,公共空间就成了师生合作讨论的地方。校园WIFI全方位覆盖,网络直通美国大学图书馆,同步享受美国优质教育资源。

  温州肯恩大学是浙江省和美国新泽西州友好省州合作项目。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访问美国新泽西州期间,出席了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的签字仪式。2012年,以中美合作肯恩项目形式开始招生。2014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

  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著名侨乡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校园规划用地3000亩,其中一期建设用地1059亩。温州市政府首期拨付专项资金15亿元用于校园前期建设。该市之所以大手笔创办“洋大学”,除了希冀给温州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国际化人才资源,还想借以提高城市的品位,拓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视野。

  “学校现有在校生1350名,中外教职员工200余名,开设了经济学、金融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视觉传达设计等7个本科专业。”阮茜茜说,学生所学的课程,90%以上从美国肯恩大学引进,采用美国原版教材。90%以上教师由美国肯恩大学选派和全球招聘。学生毕业考核合格后,将被授予美国肯恩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双学位,颁发温州肯恩大学学历证书。

  全英文小班化美式教学倡导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5月初,温州肯恩大学发布了首份毕业生就业升学报告:187名毕业学生中,有半数选择留学深造,大多被世界名校录取。

  作为中美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成果,全英文、小班化美式教学,是温州肯恩大学的教学特色之一。

  陪同我们参观的学生大使小方,高中毕业时选择了温肯大读本科。“上课采用全英文互动教学,气氛非常活跃,课桌椅的摆放可随心所欲。平时经常举办演讲和小组研讨,大家都很踊跃,同学老师之间可以随便交流自己的想法。”小方庆幸当时自己的选择。

  “温肯大的美式教学有三方面特色:注重公共演讲能力、提供实践实习机会以及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温州肯恩大学党办、校办主任林其新表示,温肯大移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了国内“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取小班化教育、评分制度以及跨学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企业家精神。

  中外合作办学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温肯大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具备创新、创造和开拓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前提下,还要引导这些人才学有所成后,尽可能为祖国或地方贡献智慧和力量。另外,结合温州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届时可组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学科群,为温州经济发展献智献策。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如何服务于一座城市的国际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也必然走向国际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学校开启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之路。义乌在这方面也作了不少的努力。如,义乌四中与韩国中部大学开展小语种特色办学项目;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先后与韩国大邱工业大学、韩国东新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等。

  义乌与温州都是民营经济活跃、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义乌要想创办高质量、高水准的“洋大学”,也必须像温州那样敢出“大手笔”,具有“大魄力”,并可借鉴其开放包容、创新互动的教育模式和理念。

  “引进不是复制,创新才能发展”。真正的国际化,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一种理念、形式和方法上的借鉴,是用国际意识和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

  对义乌而言,引进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给义乌的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带来优质的智力支持是走中外合作办学之路的目标。

  业内人士认为,义乌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四点:一是把握国家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二是真正把国外的优质资源引进来;三是在合作过程中一定要以我为主,控制发展,紧密围绕义乌的经济社会建设制订发展规划;四是有长期发展目标,注重内涵,注重实效,对学生质量要有要求。

  另外,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还要将企业家精神培训融入日常的课程设置中,给学生提供传输一种企业家精神的思考方式,这对义乌的发展也是一种推动。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