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6月13日讯(记者 沈颖洁)今天上午,随着全备、前毛店等村清表工作的顺利进行,后宅街道杜元区块征迁工作渐入尾声。从征迁协议签订开始,到清表工进行,后宅街道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全部完成农庄拆除、征地清表各项政策处理工作。
这段时间,杜元区块的征地拆迁,涌现出了不少感人的故事,而“共同缔造”就是这些故事里的“主旋律”。现场,第一个抵达的,往往不是挖掘机,而是笑容可掬的“说客”,正是这些说客,让“共同缔造”的理念凝聚在老百姓的心头——牺牲小家为大家,让出土地是为了这片土地更美丽。
上下联动齐心攻克征迁难题
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探寻近来杜元区块征迁工作的进展轨迹,这样一个“一线工作法”格外引人注目。这段时间,在后宅街道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各套班子成员放弃双休日,深入各片一线办公,以上率下、充分授权,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逐村攻坚拔钉,通过班子包案抓进度、立征立支强保障、限时承诺压任务等举措,以不舍昼夜、夜以继日的工作状态,先后突破了洪华、杜元等宅南工作片的征拆节点。
“征地拆迁问题等不起、绕不过、拖不得,我们只能每周抽出时间深入一线,现场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宅东工作片主任金光军表示,在征迁工作涉及的区域中,全备村因经历环城北路、商城大道、幸福湖周边区域及科创新区等多次征迁,农村大部分土地被征用,但该村旧村改造因政策原因一直未能启动,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危房改造任务十分突出,致使征迁工作难度极大。
为此,金光军召集了全备村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发挥乡贤、党员青年、村民代表、妇女等“人的作用”,包户入户进行宣传发动,凝聚村民力量。群众热情的充分调动让村民们知道了征地拆迁是在建设集体的家园,支持家园建设和发展是一种光荣与责任。
换位思考为村民设身处地解决问题
政府进行土地征迁,是为了将城市打造得更美,功能更为完善。而被征迁的村民最关心的则是,土地被征迁后自己靠何生活。宅南工作片主任王挺深深感受到,要想顺利推进征迁,多换位思考,为村民设身处地的解决问题最为重要。“曾经,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的生活就是种地、收庄稼,要让他们离开耕耘多年的土地庄稼,心里多少都会有不舍。”
王挺和村干部们多次走入村民家中,主动了解群众诉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政策贴近民意、深入民心,在营造出和谐幸福征迁的良好氛围的同时,确保每位村民利益最大化。
逐渐的,很多人在认识上接受了征迁,但要动真格征地,很多人的心里就又打起了鼓。
村民们拖着不签协议,征迁工作陷入僵局。王挺和村干部们除了不厌其烦的召开村民代表会,仍继续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听意见。“老百姓白天他不在家,你得晚上找他去,这个事呢还真不是三言五语就能说清、说懂了的,一坐就得几个钟头。”说起自己这一个月的工作,王挺感慨万千。
村民渐渐从“观望”到“积极”,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宅南片的洪华村和杜元村率先在端午假期期间完成了清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