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有着7000年农耕文明史的中国,这个诗意栖居的梦想就安放在那青山绿水间的家园——传统村落。
23日上午,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第一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培训班在义乌举行,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带来一组数据:2012年以来,住建部等先后四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现有4000多个村庄收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明年就是调查的“收官之年”,预计到明年,全国传统村落的数量将增加到近6000个。“在全国,一共有60万个行政村、260万个自然村,传统村落无疑具有稀有价值,它们是民族的瑰宝。我们在调查中发现,96%的村民都愿意保护传统村落。”
赵晖也指出,传统村落存在自然损毁现象,要防止村庄的空巢化,修缮资金以及其他措施要尽快跟上。比如,加快村庄内部生活功能的现代化、村庄环境的净化、绿化以及对传统村庄的优惠政策的倾斜……
目前我省初步统计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约3000个,更因为浙北、浙中、浙南地貌迥异,浙江的传统村落也就具有了更丰富的地域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
“保护传统村落不只是为了原住民,更是为了让民族的后代有家可回。”今年已经74岁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也特意来为第一期培训班讲课,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欧洲旅行时,巴黎街头的历史感、意大利四五百年维持原貌的墙皮以及维也纳为了营造城市的明亮气质而每隔几年粉刷一次的建筑都带给冯骥才更多对中国传统村落的思考。他认同一句话——“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他说,传统村落要保护和发展,先要守住底线。“不能丢、不能变、不能去弄的就是底线,去弄、去变就会造成毁坏。”村庄的原始格局不要变,经典民居和古代延续至今的公共建筑不要变,反映重要历史细节和非遗原生性的东西不能变;而老百姓的生活设施与生活硬件,如房屋通风、上下水管道、垃圾处理、夏天降温冬天取暖等必须要变。“传统村庄不是文物,它是活态的。”
谈到传统村落保护,如何处理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也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冯骥才认为,旅游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消费的方式,将来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乡村去旅游。“到时候,一个常住人口只有二三百人的传统村落是否有那么大的支撑力?浅度旅游的盛行会不会导致传统村落的同质化?”问题背后是冯骥才的担忧——如果几十年后,千姿百态的传统村庄消失了,那么就违背了保护传统村落的初衷。“保护传统村落,是为了达到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正如赵晖总经济师在讲课最后强调,要向那些长年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辞辛劳、不计报酬的专家志愿者们表达感谢,冯骥才也认为,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最大的力量来自唤醒我们每个人的奉献意识、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历史责任感,就是知道我们这代人不去做,我们下一代就做不了了。家国情怀就是,与我们这块土地的命运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