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获评“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县市(区)
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产业集聚区”
中国义乌网11月16日讯(记者 楼雅琪)11月15日下午,在苏州举行的第九届长三角投资发展论坛•长三角产业升级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峰会中,义乌市获评“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县市(区),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产业集聚区”。
制造业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强大引擎,制造经济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制造领域也是义乌城市转型发展和改革的主战场之一。1992年义乌提出“以商促工、工贸联动”的发展策略,成千上万的市场经营户逐渐投身制造业,“前店后厂”的联动发展模式带动市场迅速壮大。近年来,义乌提出“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的步伐,引进了华灿光电led外延、芯片及蓝宝石加工项目等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推动义乌工业迈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义乌不断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积极培育产业集群。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重要一环。建区20多年来,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顺利完成一、二、三期18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袜业、拉链、纺织等10多个行业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目前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正积极培育以整车及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及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2015年,义乌与世界500强大企业吉利控股集团签约,吉利锋锐发动机、动力总成、新能源商务车三大项目落地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31日,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完成了单月13100台发动机的生产,标志着义乌产吉利发动机创下单月破万的纪录,11月,预计将会有超过16000台“吉利心”在义乌诞生。
经济技术开发区
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8家,拥有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的企业63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技术中心51个。2015年,义乌开发区(整合提升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4.8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1.3亿美元;实现公共预算收入29.5亿元。
2009年,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着手规划总部经济区项目。据了解,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部经济区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由A、B、C、D四个组团构成,总投资约100亿元,规划建设30幢总部大楼,用以集聚各地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