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月10日)对于义乌市后宅街道下万、后傅、西关田等村的105户重点工程拆迁户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在春节前,他们终于通过抽签的方式,分到了期盼已久的新房。据了解,后宅街道九洲百合项目是义乌市第一个由绿城代建的项目,也是唯一一个由镇街自筹资金建设的高层集聚项目。
该项目位于商城大道东侧,皮刀邱水库西侧,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总用地面积220亩;其中项目一期(南区)占地92亩,总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由13幢单体组成,住宅面积14万平方米,共1110套公寓,6种户型,商业裙房面积8158.5平方米,地下车库1566个。主要安置重点工程拆迁户、参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人员、异地整体搬迁村民、住房困难户及D级危房户等四大类。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附属配套工程也基本完工,正在进行部分维修补缺。
本次分房大会共安置了近200套房屋,涉及105户人家,根据原先的拆迁面积,他们将分到位于九州小区内72到162平方米不等的6种户型。1月10日上午进行首批105户重点工程拆迁户分房安置,主要涉及下万、后傅、西关田等村,其余约300户土地综合整治、异地整体搬迁户将于春节后择期安置。
“10层!中大奖啦!”穿着睡衣的方女士挥舞着手中的房号,兴奋地向座位上的母亲招手,这也让在场的市民很是羡慕。“10层是我最理想的楼层,没想到一抽就中。”刚生完小孩还在坐月子的方女士连睡衣都没来得及换,就起早赶来了分房大会现场。由于老房子拆迁面积较大,此次方女士分到了1400平方米的面积,有11套房子等待抽号。“10层那套面积最大,留给我父母住,其他的我打算出租或者出售。”
据介绍,该项目不仅开创了义乌高层集聚的先河,也为义乌改革发展做出了诸多有益探索。比如,节约集约用地,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多村联建集中安置等形式,相比常规旧村改造节省安置用地约120亩;减轻政府负担,率先实施集聚对象资金“先缴纳、后安置”措施,实行“按需建设”,严控成本,大大缓解财政压力,实现项目收支总体平衡;破解政策难题,充分兼顾拆迁安置、异地搬迁、住房解困等不同安置模式,实现农房改造新老政策无缝对接、不同安置比例政策有机统一,全面保障了不同安置类型的群众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