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正安慰黄新吉的家人。
7月18日下午3时许,伴着家人深深的悲痛和不舍,60岁的黄新吉走完了一生。昨天下午2时多,他捐献出的一肝双肾,还有双眼组织,为数名重症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他虽然走了,可他捐献的器官还能为别人延续生命,我们觉得他还在用另一种方式活着。”黄新吉的家人悲痛地擦去泪水,向记者说起老人生前的种种温暖和关爱。
黄新吉是义乌大陈镇立山黄村人。7月16日上午11时左右,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脑部严重受损。7月17日下午5时多,黄新吉出现脑死亡症状。7月18日下午3时,医院告知黄新吉家属,黄新吉已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已没有挽救的余地。昨天上午10时,医院宣布黄新吉经抢救无效死亡。昨天下午2时多,医生从他身上摘取了一肝双肾和双眼组织,用以挽救他人的生命。医生说,黄新吉生前主动提出捐赠器官的做法感动了医护人员。
不久前刚过完60岁生日,还没听到孙辈叫一声“爷爷”
据悉,黄新吉与妻子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黄彬已婚,女儿才16个月大;小儿子黄平,今年25岁,在江苏无锡当兵,还没有女朋友。
“我和爸爸同一天生日,都是农历六月初六。没想到当时错过他的60岁生日,我再也见不到他了。”黄平说,父亲60岁生日那天,因为部队有任务,他无法赶回义乌给父亲祝寿,心里觉得很内疚。与父亲在电话里说,下一个生日,他一定好好补偿,哪想再也没了这个机会。
“我公公还没听到孙女叫他一声‘爷爷’呢……”说起公公,黄彬的妻子周晓梅哽咽着说,她一直为有黄新吉这样的好公公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为人特别好,不仅对家人、亲戚好,对隔壁邻居、同事和工友们也好。”
周晓梅说,公公性格非常好,从不与家人和他人闹别扭,特别爱帮助生活有困难的人。“其实,我们家境一直不太好,现在还欠着近20万元债务。因为公公人缘好,大家都愿意借他钱,而且没人会催他还钱,但他总是有钱了就第一时间还给人家。”
让周晓梅更难过的是,公公60岁生日那天,她抱着女儿不住地哄她叫公公一声“爷爷”,但女儿就是学不会。为此,她有空就教女儿发音“爷爷”,直到昨天早上,女儿终于会叫“爷爷”了,可惜公公再也听不见了。
他是一个热心人,谁家有困难他都帮
“他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一直知书达理,非常乐意帮人。可以说,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会去热心帮忙。”51岁的邢兰碧是黄新吉的妻子。她说,丈夫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平常说话、待人接物却很有教养。村里有人生病住院,他会提着水果或补品去看望;村里一些老人生病了,他会去帮忙干农活。“看到人家有困难,只要他帮得上忙的,他都会去帮忙。”
邢兰碧说,小儿子刚出生,她就出现了嘴角歪斜、一只耳朵失灵等症状。后来她脑部开了刀,还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丈夫一人身上。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农忙时节,丈夫在家干农活,农闲就出门打工,不仅养活了一家四口,还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三年前,为方便儿子娶媳妇,他借钱盖了一幢三层半的新房子,现在还欠着20万元左右的债务。”
据了解,年轻时,黄新吉在大陈一家服装厂当了10多年锅炉工。老板见他工作勤快,又乐于帮助他人,就一直把他当好兄弟看待。每年9月1日,老板都会让黄新吉提前预领一笔工资,让他给两个儿子交学费和生活费。后来,服装厂倒闭,老板推荐他到一所学校当锅炉工。黄新吉的善良和认真同样博得了学校领导的认可。为了早日还清建房时欠下的债务,今年学校放暑假,黄新吉到苏溪一家彩印店打零工。
事发当天上午(监控设备显示的时间是7月16日中午10时59分11秒),黄新吉和村里另一名年纪稍长的男子抬着一具手脚架(铁架子),准备搭一个遮阳棚。据那名年纪稍长的男子介绍,要站在三四米高的手脚架搭棚子,他有点害怕,黄新吉就主动上去了。没想到手脚架下的一个轮子出现松动,黄新吉从上面重重摔倒在地,铁架子也随即压在了他身上。因脑部着地,黄新吉当场不省人事。
生前多次说起捐器官一事,绝不拖累家人和亲戚
“孙女都16个月大了,原本以为一家人会生活得越来越好,哪想到……”昨天下午,看到丈夫的遗体被推出重症监护室,邢兰碧再度失声痛哭。
据周晓梅介绍,公公生前曾多次与家人提起死后要捐献遗体的事情。“我们问他怎么会有这个想法,他说看到电视里他人死后捐献遗体器官的报道,觉得很伟大,很有意义。说他活着要为家人争取好的生活,死后也不想拖累家人和亲戚、朋友等。”
7月18日下午3时许,医院告知黄新吉已无挽救的希望,周晓梅向医生要了义乌市红十字会负责遗体器官捐赠的协调员联系方式。“一家人一致认为,要按照他(黄新吉)生前的愿望,死后把遗体上的有用器官全部捐献出来去帮助他人,让他用另一种方式活下去。”周晓梅说,公公是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
据义乌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赠协调员郑方介绍,黄新吉是今年义乌第九例器官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