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们是带领基层发展的“领头羊”,他们进农家门、说农家话、解农家忧,是驱动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义乌网推出《履职记》专栏,聚焦身边的基层党员干部,跟着他们的脚步,看看他们如何做好“带路人”。
中国义乌网8月14日讯(记者 吴杰)在义乌市行政执法局稠城大队,有这么一位老队员,在义乌市行政执法局成立的那天,他就是其中一员。他叫黄志平,一位普通的执法队员,一位基层的党员干部。
奋斗在一线13年的执法队员
1985年当兵,1990年入党,转业之后到义乌交通局运管所,再到2004年执法局成立后又考入执法局,成为执法局第一批成员,黄志平一直奋斗在执法第一线。
“我可是见证了义乌执法局一路的发展历程的。”作为第一批进入执法局工作的老队员,黄志平对执法局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刚来这里工作的时候,是在义北大队,后来又历经江东、福田,现在来到稠城大队。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工作量变大了,管理地范围也更大,也要求我们向精细化管理进步。”
历经四支执法大队,拿过金华优秀城建监察队员,也获得过义乌市执法局年度十佳执法队员。在执法这块,黄志平有自己独到的经验。“总的来说,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就是自己要有过硬的素质,要做到严格执法、依法执法。”
执法中炼就的火眼金睛
谈及自己13年执法生涯,最让黄志平印象深刻的,还是自己巡查在建工程。“那时候我在江东大队,龚大塘进行自建工程。大约有100多幢房子一起造,我们每幢房子都要检测过,就靠双腿,每天走一遍。主要靠早上巡查,基本上每天走到中午就累得不行了。”凭借着每天不间断的巡查,黄志平辖区内的自建房,没有一幢违章,黄志平也因此炼就了“火眼金睛”。
在一次对自建房的巡查中,黄志平就依靠自己的这双“火眼金睛”,发现了一户人家房子的猫腻。“在一户人家对房子进行楼板浇筑的时候,我前去测量,就凭着这么多房子巡查下来的经验,我觉得这户人家的楼板有些不对,距离和人家的不一样。”在经过仔细观察之后,黄志平果断让这户人家停止施工,并及时作出整改。“后来村子里有人向我举报,我就和那个人说:‘我早发现了,他们改都改好了。’”说到这,黄志平还是非常得意自己的这双慧眼。
除了这双眼睛,多年的执法工作造就了黄志平健康的身体:“我每年都会去体检,除了有点亚健康和血脂偏高,医生都说我的身体比很多年轻人都好。我现在出去巡查,已经基本不会中暑了,也算是常年一线执法锻炼出来的,太热了就到树荫下休息会,很快就能缓过来,而一起出去的年轻人都做不到,一会就中暑了。”
沟通是执法的关键
“我们执法也是有诀窍的,首先,就是自己要多巡查,要善于沟通。”作为“老”执法队员,黄志平对沟通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执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第一天别人骂了你,第二天你还是得去,要和群众打好关系,这样你的工作就比较容易了。”不仅是这么说,黄志平在工作中也是这么做的。“在我待过的辖区,居民我基本上都认识,我也会经常去人家家里坐坐、喝喝茶,拉近和居民的距离。”
作为最基层的执法队员,黄志平在工作中负了伤。“那是在一次对自建房的巡查中,我不小心崴到了脚,因此休息了三个月,正因为这次受伤,我的脚到现在还经常性地疼痛,也因此离开了巡查自建房这个需要极大体力的战斗第一线。”
腿脚能奔走,眼睛要亮,多和当事人沟通,这是黄志平对一线执法的总结。
“我经常对自己说,自己的工作要做好,干一行爱一行,做到问心无愧。”黄志平是这么对自己说的,平常,也这么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