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泉塘村文化礼堂:触摸乡土温度 根植文化“乡土味”

发布时间: 2017-10-30 11:22:52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应悦

  中国义乌网10月30日讯(商报记者 应悦)晴朗的午后,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的文化礼堂里看书、健身、下棋、听讲座;寂寥的夜晚,村民们可以在文化礼堂看台晚会、看场电影,或者吼吼嗓子、扭扭腰……这已成为廿三里街道泉塘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了。

  文化礼堂丰盈百姓生活

  泉塘村坐落于廿三里街道东北部,东望武岩山,和郑山头村隔溪毗邻,南与葛塘村、张家园村相望,西靠旅游资源丰富的里坞、外坞、老鼠尾巴、虎洞口等山坞,北与骆宾王故里李塘村相邻。南北走向笔直宽阔的廿李公路和新建的疏港高速公路交错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现有农户300余户,总人口900余人。

  去年10月,泉塘村将闲置的老学校改建成文化礼堂。文化礼堂建好后,泉塘村深度挖掘自有的特色传统文化,把“用活”和“管好”贯穿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的始终,巧用心思,为百姓筹建起一个传统性与时代性相融合的精神家园。

  如今,走进泉塘村文化礼堂,浓浓的文化气息、和谐的邻里之情扑面而来,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仿古庭院式的文化长廊透着浓郁的历史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文化礼堂内农家书屋藏书千册供村民免费阅读,上善讲堂让村民们可以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各类政策宣讲、主题教育、科学普及、技能培训等。礼堂内墙被设置为文化长廊,展示了村史村貌、乡风民情、文化活动照片等内容;同时还设有“孝悌榜”、“学子榜”、“寿星榜”、“贡献榜”等,为村里的劳动模范、孝子贤媳、优秀学子、老寿星等列名。农耕文化展厅则展示了泉塘村历代村民生活生产中的农具,有斗笠、木具、晒谷耙等几十种,展示了农民生活生产的历史画面。

  文化礼堂建成后举办了张氏续谱、巾帼木兰风采展演、乒乓球赛、羽毛球赛、非遗晚会等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文化礼堂成了一个村庄的文化综合体,更是村民们溯古述今的“精神家园”。村民们都说,有了文化礼堂,村里的文体活动越发丰富了,村民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了。

  村史村情承载浓浓乡情

  泉塘村地处李塘山脉与武岩山脉间,早年溪流沿李塘山脉而下,构成了沙岩黑土底层结构,挖地三尺,处处可见泉水潺潺。村口池塘,终年流水不断。泉塘村始迁祖爱此地山清水秀,泉水清澈,塘面如镜,故取名为“泉塘”。

  现在居住在泉塘村的村民主要以张、吴二姓为主。据村里人介绍,张姓是从明万历时期由苏溪镇溪北村迁来,张姓本源始自汉朝国师子房长子辟疆,因父亲从赤松子游,至金华莲塘。之后其孙张林从北宋时出任金华郡潘署乌伤印,至龙祈乡金峰山下,创立溪北村。后至明万历时,圭六自金峰山下溪北村迁泉塘。

  吴姓是明万历时从大元村迁来的,吴姓自圣造于宋治平时为乌伤判薄,熙宁六年从苏州定居缙云乡的青口岭,后子孙迁八里吴宅,又迁大元村。明万历时其孙迁至泉塘。还有虞姓从华溪迁来,赵姓从东阳巍山胡村迁来,王姓部分从东阳上王村迁来,卢姓从东阳迁来。此六姓组成泉塘村。

  在泉塘村东南山岩下,有个小小的庙宇,村人呼为“太子殿”,乃香火鼎盛之地。但很多人不知道殿内供奉的是何方神圣,因何称为“太子殿”。在民间传说中,这位太子与弓箭有关。经过考证发现,这位太子原来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孙子挥。因是白帝少昊之子,故民间称其为“太子”。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据传挥是黄帝的孙子,少昊的第五个儿子。号天禄,青阳之子,与颛顼同为黄帝之嫡孙,他受天上弧星启发,发明了弓箭。因弓箭的诞生对当时社会贡献很大,所以帝颛顼封挥为弓正,职掌弓天制造,世掌其职。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挥公姓张于青阳(今河北清河),赐姓张(“张”的古文象一人持弓欲射),成为今天张姓的始祖。

  宜居环境今朝气象万千

  泉塘村有一座名叫“十八间头”的古建筑颇有规模。它建造于1925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十八间头”铺有青石台阶,檐柱上都装饰了马腿,镂空花窗构图巧妙,雕刻精致,虽经岁月侵蚀,仍见当年规模。据长辈回忆,这幢精美建筑的主人,既非达官显贵,也非鸿商巨贾,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叫张朱泽,字汝霖(1854-1939),以酿造黄酒、开酒坊为业,他家酿造的黄酒色泽金黄、口味纯正,酒香浓郁,加之为人厚道,诚信经营,闻名义乌东乡,生意十分红火。经过多年经营,积累了大笔财富,张朱泽决定建造“十八间头”。

  泉塘村还有一座很有名的砖瓦窑,当年村民张洵禾、张樟龙利用楼塘特有的三层粘合土制做砖瓦,创办了砖瓦窑。当时制作砖瓦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凭人力手工生产。泥料集成堆要用牛力或人力不断踩踏,整个生产过程依靠村民自己制作的土模具和土工具。烧制砖瓦的木柴主要是从山里采集,当时村中很多年轻人基本都从事过这个行业,属于重体力工种,非常辛苦。烧制好的砖瓦主要销往城区、大陈等地。后来砖瓦窑列入计划经济,成了泉塘村不可或缺的一个支柱产业,为增加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近年来,村两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及时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相继完成了村内墙面粉刷、自来水引进、主干道路灯安装、村内道路硬化等工程,并建设了灯光球场、休闲健身场地。同时,在区域内环境整治、雨污分流、治安防范、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有目共睹的成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真心认可。泉塘村也因此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村”、“金华市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