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2月的一天下午,一个电话打进了贺雪珍开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600415行情,股吧)的店铺。打来电话的是一位西班牙客商,他的葡萄牙朋友曾在贺雪珍这里买过3000个夹板,虽然产品出现了小问题,但是因为她的诚实守信顺利解决了问题,所以这位西班牙客商还打算从贺雪珍这里进14万美元的小家电……
放下电话,贺雪珍欣喜地告诉记者:“14万美元的订单不是小数目,一周也就有一两份,我们的回头客很多,都是因为我们经营诚实守信。”
经营小商品的义乌人是如何经营诚信的?记者发现,在很多商位门口都挂有一面镶着小红星的牌子,义乌工商局经检大队长王松兵说:“小红星代表商户的信用等级,红星越多,可信程度越高。我们就是通过推行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来管理市场的。”
分类监管倡导诚信经营
怎样让“求利”的商人诚信经营?义乌曾经走过一段弯路。
10多年前,义乌市已成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中心,但是少数见利忘义的不法分子,利用义乌庞大的市场进行制假、售假,坑害客商和消费者,使义乌市场的声誉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那时,我们市场老被人瞧不起,认为是垃圾市场。一些商户通过做总经销、总代理的办法坚持卖真货,让很多人猛然醒悟:真货岂有卖不好的道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商会会长何樟兴回忆说:“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引导经营户引入正品来控制、占领我们的市场,最早就是上海的英雄笔和中华铅笔这样的大品牌。”
在商户开始自发解决“信誉危机”的同时,义乌市工商局也采取了“开门整治”的办法。他们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场“重拳打击制假售假不法分子”的打假风暴,多次开展拉网式打假治劣专项行动,有效净化了市场,树立了小商品城的诚信声誉。
保持市场繁荣的核心要素是诚信。义乌把“信用市场”的建设列为重中之重并长期推行,作为排头兵和主力军的工商部门,更是把“信用市场”的建设作为日常监管的目标。
如何建立“信用市场”?义乌市工商局局长邱增法说,仅仅依靠道德宣传和良心谴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客观上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体系和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对各种非诚信行为要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和限制、惩处措施,做到有法可依;还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评价体系动态管理市场
义乌市场经营面积达260万平方米,商位5.8万个,而工商一线监管干部仅有30名。如果按照传统监管方式,工商人员完成辖区执法监管一遍至少要1周以上。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体系的建立,成为工商市场监管机制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将工商监管与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分解为可以量化的数字指标,将市场监管模式转化为数字模型。
义乌工商局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是一套能准确反映经营户信用现状并进行分类监管,集中了信用征集、综合评价、公示反馈、监督管理、激励奖惩等内容的信用监管网络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全面的信用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整个信用数据由信用基本分、信用累积分与信用流失分三部分构成。信用积累实行优良资产累计加分制,信用流失实行不良资产累计扣分制。以此根据各个模块信用信息的录入情况,由计算机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每半年自动生成评价结果一次。具体来说,就是将市场经营户信用等级从高到低分为AAA、AA、A、B、C、D6个级别,AAA级表示优异、AA级表示良好……D级表示信用丧失。这一结果是工商及其经营者进行日常监管的重要依据。
同时,信用级别是一种动态管理,只要经营户合法经营、恪守诚信,经过一段时间,仍可以向高一级晋升,如果失信被处罚,高一级的经营者也可能会下降。
信用评价体系涵盖了工商所有的市场监管职能。信用评价结果可以让市场监管部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衡量每个经营户的信用状况,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市场的信用波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信用分类监管提供一定的参照标准和科学依据。
如今,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已有36223个经营户进入信用评价体系,近两年已录入各类信用信息83269条,共评出AAA级经营户601户、AA级5787户、A级50908户、B级176户、C级78户、D级20户。前来采购的客商可以通过信用查询电子屏和“信用商位”小牌匾方便了解经营户的信用状况。
四要素夯实信用监管
义乌的信用分类监管之所以能够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商户自律水平,关键是它确立了支撑信用分类监管的四大要素:差异化监管、事先预防、营造诚信有序市场环境、以人为本。
差异化监管即以效能为先为根本,贯穿整个市场监管的全过程,不仅表现在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市场主体实行不同频次的监管,而且表现在对不同商品类别、不同经营行为实行不同等级的监管。
王松兵告诉记者,在监管频次上,工商部门对A级以上商位一般每月巡查一次,B级商位每周至少巡查一次,C级商位和予以行政处罚的经营户可随时巡查。而按照商品种类,对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的食品、电器、化妆品以及地图等特殊商品列入一级监管;对易引发国际纠纷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箱包、鞋帽、眼镜等列入二级监管;其他普通小商品、工艺品则列为三级一般性监管。
市场监管的理想状态是以防为先,将大量的失信行为防患于未然,义乌的做法正是前移信用分类监管关口,构筑一道严密的信用“过滤网”与“防火墙”。他们通过开办个体经营者培训学校,教授法律知识、诚信知识、外贸知识等,提升经营者素质;实行品牌准入与比对检测,建立全国首个市场商标品牌数据库,比对上市商品的来源渠道,验证真伪;推行重点商品准入制度,建立商品质量反馈预警网,实现对商品质量的事前过滤、事中监控、事后追溯监管;落实合同保障制,制作合乎内外贸交易的市场购销合同文本,推进合同仲裁中心成立,完善市场调解组织。
经过分类监管,义乌市场的经营户素质明显提高,2007年市场经营违法率仅为5.96‰,比2000年同期减少了近三分之二;2007年消费投诉量比2005年下降了26%;在对客商的随机抽样中,市场诚信满意率高达92%。“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机制正在形成。
记者手记:
诚信是构建市场经济的基石
建设商业文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赖良好的制度保障。诚信守约就是重要内容之一。
诚实是金,信用是魂,市场交换的本身是信用交换,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为打造良好的市场形象,保证市场有持续旺盛的生命力,义乌将信用市场建设作为市场持续繁荣的“源头活水”,列入战略目标,并形成了独特的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体系。
这一体系集信用征集、评价反馈、分类监管、分类奖惩为一体,以商业文明为引领,经营户信用分类监管和商品分级监管为基础,以信用指数发布、品牌比对、质量监测三大中心为链接,以知识产品保护、消费维权、合同履约、经营者自律四大机制为保障,紧紧扣住了“信用立市”的脉搏。
实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抓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反映了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是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一项治本之策。它以信用建设为核心,通过采集记录信用信息,为区分市场开办者、经营者优劣,实施精确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公示市场开办者、经营者信用信息,为进行社会监管,促进市场开办者、经营者自我约束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依据信用优劣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激励守信行为,惩戒失信行为,使信用与市场开办者、经营者成本效益直接挂钩,有效提高了市场开办者、经营者诚信意识,促进了自觉守法经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保障经济规范有序运行。实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实现了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治理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从而进一步规范了监管行为,有力地提高了监管效能,是在市场监管工作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记者:敖蓉
刊于2008年4月15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