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12年>和谐发展篇 正文

一个沿海城市社区的和谐观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一个沿海城市社区的和谐观

  前不久,生活在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的云南回族小伙马本存,与同小区的3户本地居民、1户外籍家庭共同组建成一组“和谐共建家庭”,这个“家庭”相约:将不定期开展活动,增进交流,联络感情。

  有了这个新家,马本存在异乡不再孤独。

  马本存生活的鸡鸣山社区,不仅是个多民族聚居社区,还被誉为“联合国社区”,在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3152名常住人口,8000余名流动人口。其中有回、维吾尔、朝鲜、苗、土家、哈萨克等19个少数民族共290人,还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660余名境外人员。他们肤色不同,文化各异。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让社区居民生活得和谐美好?鸡鸣山社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正如党的十八大所要求的那样: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

  搭建平台引导少数民族外来人员融入社区

  9年前的一个冬天,学过阿拉伯语的马本存离开家乡云南,来到义乌谋生。交了一年的房租后,马本存发现自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天无绝人之路,几天后,他被一家外贸公司聘用。马本存事后才知道,老板看中的不是他学过阿拉伯语,而是他的“诚实”品德。原来,在面试时,马本存客观地正视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事实证明,马本存的诚实帮助了他。工作一段时间后,马本存想在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里开一家阿拉伯餐厅,签租房协议时,双方曾商定,房租每年上浮8%。

  后来,通过社区举办的一些活动,促进了马本存和房东之间的友谊,房东对他信任有加。如今,5年过去了,房东从未涨过房租。房东陈先生对他说:“看你做事很踏实,我不涨你的房租,就当是我对你在义乌打拼的一种支持。”马本存租的是陈先生家的一、二层房屋,房东唯一的条件是请马本存帮他照看好第三、四、五层房子。

  马本存把餐厅的名字取叫“伊赫瓦”,这个名字来自阿拉伯语,翻译成中文是“兄弟姐妹”。在他乡能结交到更多的“兄弟姐妹”,是马本存的愿望。

  和马本存一样,在这个社区的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得其乐融融。

  为了让这些少数民族外来人员能够融入社区,鸡鸣山社区可谓绞尽了脑汁。

  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范甲盛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员流动增多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因势利导至关重要。鸡鸣山社区提出这样一个思路:“以人为本,服务不分民族。”为此,社区搭建了“四大平台”,引导少数民族同胞融入社区。

  这“四大平台”包括:一是学习交流平台,社区充分发挥辖区内教育资源丰富、文化活动设施完备的优势,合理整合资源,让少数民族同胞享有与社区居民同等的学习活动权利;二是生活服务平台,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专门开辟少数民族特色服务窗口,为少数民族同胞办理暂住证、调解纠纷、解决疑难问题等;三是居民议事平台,成立由居民代表、少数民族同胞代表、辖区单位代表组成的社区居民议事会。通过这个平台,畅通了少数民族同胞与社区的沟通渠道,把一些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社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也激发少数民族同胞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兴趣;四是自我展示平台,社区千方百计地设计活动载体,通过邀请少数民族同胞参加邻居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让他们在交流传统文化中增进民族友谊,加深民族间的理解和沟通。

  如今,走在鸡鸣山社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社区辖区的电子阅览室、健身路径、操场等场所,经常有少数民族同胞的身影;在社区文化宣传长廊,有定期专刊介绍民族文化;在社区图书室,还有关于少数民族的图书有200多册……

  “了解是尊重和融合的基础,我们在社区文化宣传长廊里定期专刊介绍民族文化,目的是让国内外居民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做到相互交流、相互尊重。”范甲盛说。

  生活在这个社区的少数民族同胞,宗教信仰也得到充分尊重,社区在樊村居民区75幢设有穆斯林礼拜点。

  如今,马本存已经把鸡鸣山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在这里,他不仅有了新家庭,更为重要的是,他不是客人而是主人。他是社区居民议事会的代表,对这个社区的发展、生活环境等等,他有发言权。“在义乌就像在自己家乡一样,特有归属感!”马本存说。

  以国际眼光推进城市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机无限,义乌等地吸引了大批外国商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鸡鸣山社区吸引了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660余名境外人员居住,“联合国社区”的美誉可谓名副其实。

  对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传统的人,如何要引导他们融入社区?对于鸡鸣山社区来说,没有可循之例。

  让这些境外商人主动参与社区管理工作,鸡鸣山社区以此打开了突破口。方法就是组成由鸡鸣山社区的党代表、居民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境外人员代表等参加的“惠民议事”会。“社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范甲盛说,“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这一方法果然凑效,一些境外人员甚至主动参与社区创建督查、安全巡逻、志愿者服务等工作。

  社区里有这样一个活跃分子,他叫哈米。哈米是2003年来到义乌的伊朗人,会说日语、阿拉伯语、英语等7国语言,喜欢中国文化,娶了位中国姑娘,堪称“中国通”。

  哈米参加了社区的平安服务队,主要任务就是安全巡逻。有一天晚上,哈米巡逻至一个仓库门前,发现一个人鬼鬼祟祟。他走上前用汉语普通话问:“你在干什么?你是哪里的人?”此人回答:“江西人。”听后,哈米改用江西话与他交流,那人说不好江西话,又说自己是四川人,哈米又用四川话和他说。此人一看不妙,转身跑了。

  在接下来的巡逻中,哈米在一处草丛中发现一包作案工具。

  事后,鸡鸣山社区的民居开玩笑说:“没见过这么厉害的老外。”

  在鸡鸣山社区居住了快十年了,哈米早已把自己当作其中一分子。

  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社区,如何以国际化的眼光推进城市化?是鸡鸣山社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范甲盛告诉记者,文化互融能进一步增进“陌生人”的了解和友谊,鸡鸣山社区一方面邀请老外参与社区文化节、文化周等活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里,老外和社区居民一起擀面皮包水饺、包棕子,老外感受着并融入中国文化;在社区开设的“外国人大讲堂”上,老外讲解外国文化习俗,圣诞联欢晚会让社区居民享受地地道道的洋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缩小了中西文化差异。

  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让老外生活更充实。社区组织开展了“邻居节”、“乘凉晚会”、“友好家庭”评选、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把老外从家里请出来,让他们当活动主角,感受浓厚的中国社区文化。

  在每年一届的邻居节中,社区还特别邀请部分少数民族同胞参加文艺会演,让他们展示自己民族的风采,一起分享社区大家庭的和谐。就这样,在一个多民族、多国籍的社区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们相互了解、交流学习,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社区其乐融融。

  “三个和谐”理念指导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说大很大,说小很小,但是每一件事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上有国务院,下有社区办”。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范甲盛被居民幽默地称为“小巷总理”。

  社会管理的目标是社会稳定和谐。范甲盛告诉记者:“义乌是一座建在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市场基础上的国际商贸名城,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原先那种单一、封闭、排斥的社区服务与管理方式,显然已不适应当前社区复杂、开放、包容的新情况。”

  市场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给义乌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社区不能无视这样的现实,唯有主动出击。”范甲盛说。

  其实,尽管没有这些因素,仅鸡鸣山社区而言,社区中既有撤迁户居住区,也有农村改为城市的居住区,还有商业开发形成的民居居住区。可以说,一个小小的社区就是一个中国的缩影。

  范甲盛告诉记者,义乌的海纳百川、开放包容不仅是体现在其市场上,更主要的是,作为人的落脚点的社区,也要海纳百川、开放包容。

  为此,社区提出了“三个和谐”:“中国人与境外人员和谐共处、汉族与少数民族和谐共融、本地居民与外来建设者和谐共生。社区的一切工作都是在‘三和谐’的理念下开展的,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基本不会偏颇。”范甲盛说。

  像马本存一样,如今,钟情于义乌的国内外商人越来越多,吸引他们来“淘金”的,是义乌市场的商机,而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的,是这里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2012年11月27日《中国民族报》刊发

  记者:李寅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