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高华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央视直播视频截图
中国义乌网12月18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今天(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上,刚过88周岁生日的原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作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在大会现场就座,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表彰人物介绍时显示,改革开放初期,谢高华坚持群众需求就是第一导向,打破条条框框,以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担当,毅然拍板给路边摊市场开绿灯,果断提出“四个允许”的政策,首创了“兴商建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带领全县干部勇敢坚持、积极作为、精心培育,从而催生了义乌这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的改革发展树立了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改革精神,赢得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谢高华(右一)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获表彰。央视直播视频截图
寥寥几句,何以诉尽。
对于老书记谢高华,义乌人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义乌今天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离不开谢高华当年冒着丢“乌纱帽”的风险,果断决策开放第一代小商品市场。义乌人铭记谢高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感念他那种一心为民、冲破层层藩篱、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
谢高华(前排右二)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央视直播视频截图
1982年,谢高华临危受命,来义乌担任县委书记。
彼时的义乌,一个字——穷,穷在人多地少田又薄。为提高粮食产量,农村有鸡毛肥田的习惯,农民常在冬春农闲季节走村串巷“敲糖换毛”;为了多点收益,糖担里添了些日用小商品,当时的廿三里镇和稠城镇渐渐地形成了小商品贸易点。
谢高华近照。资料图
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可国家对能不能搞自由市场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政策,农民经营仍被视为“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部门一如既往对此采取一禁、二堵的简单做法。
谢高华开始频频遭遇群众来访,最有名的莫过于农妇冯爱倩的“堵门”讨说法。后来说起当时有关部门不让群众摆摊,谢高华觉得主要还是许多干部思想上有顾虑,放不开手。但几次三番调研下来,他越来越觉得搞活市场符合中央发展商品经济精神,政府需要顺应民意,给市场松绑。由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开放政府主导的小商品市场。
1982年6月,时任义乌县委书记的谢高华(中)和同事们在县委常委会议上探讨开放稠城镇小百货市场。资料图
1982年9月5日,是义乌群众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位于城区的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宣布开放,大家奔走相告。有关部门还投资9000元,在旧城中心的湖清门沿街露天铺设700个水泥板摊位,这使当时铁桶般的计划经济藩篱中开了一个重要口子。
不过市场的发展壮大,仍需要不断突破压力和思想禁锢。当时有干部当面向谢高华抱怨:农民都去做生意了,农业生产组织不起来,这个情况已经成为各个部门头疼的一个“包袱”了。对此,谢高华在县委常委会上明确表态:“敲糖换鸡毛解决了几万人就业,我看这就是优势,要想办法发挥,不能把搞活的经济又搞得死死的。”
忆起曾经曲折,谢高华坦言,当时一心干事,“只想着对老百姓有益就好,要打破条条框框,我们干部自己的得失又有什么关系?”
国际商贸城资料图
正是在谢高华的力挺力推之下,义乌县委、县政府后来发出通告,提出“四个允许”。1984年,谢高华又首次提出了“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农业小县义乌因此弯道超车,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谢高华在义乌时期的经历,成为了义乌改革开放40年来,始终勇于创新、勇立潮头的生动写照。之后的30多年间,义乌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谢高华式的好干部,坚定不移地坚持“兴商建市”战略不动摇,以锐意进取的干劲、攻坚克难的拼劲、百折不挠的闯劲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勇立潮头、勇扛旗帜、勇当标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开创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和第四大都市区新局面,为推进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贡献更多义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