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家伙有漏气自动报警功能,比柴火灶方便多了。”昨天,在义乌廿三里街道陶店古建筑群内,世代居住在此的村民何老伯用上了自动报警燃气灶。
陶店古建筑群是省文保单位。民居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工艺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现有何氏子孙14户仍居住其内。由于古建筑群以木结构为主,住户以老人居多,火灾隐患较大。
8月13日,省文物局联合消防救援部门对陶店古建筑群开展了文物消防安全督导检查,发现文物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未制定村民防火公约,部分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套管不彻底,居民使用柴火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建筑内存在焚香迹象,微型消防站装备配置不足等问题。
为落实隐患整改,义乌市消防救援支队、文旅局、廿三里街道等联合制定村民防火公约,在村口显著位置张贴,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我们成立了村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古建筑群开展自查,劝导村民及时清理通道杂物。”今年64岁的虞奶奶在村里住了39年,是一名退休老师,有一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经验。
为解决柴火灶烧饭隐患,廿三里街道开展劣质灶具集中清理行动,用新型的具有漏气报警功能的燃气灶代替柴火灶。同时,为燃气灶配备灭火器,确保第一时间能扑灭火情。
针对古建筑群内大量木结构等易燃材质堆砌的特点,廿三里街道在消防部门指导下,投入5万元为古建筑群新增196个联网式烟感仪。“街道和村里的管理人员只要打开手机,就能智能管理,在发现火情的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处置。”廿三里街道综合监管中心副主任朱文宝说,他们还为古建筑配置了30具新型水基灭火器。
在离古建筑群不足200米的出租房管理站内,便是陶店古建筑群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人员由村平安服务队队员担任,共18人。针对督查组提出装备不足的问题,村里对微型消防站设备及时进行了更新,新到位6套灭火救援战斗服,水带、水枪等装备也一应俱全,还新添了一台手抬泵。一旦发生火情,微型消防站可在3分钟内行动。
9月24日,有关部门在复查时,发现除了部分电气线路还在进行套管工作外,其他隐患整改工作均已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