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1995年初次亮相,到2019年第25届如期而至,20多年来,义博会这个立足于义乌小商品辉煌发展历史和雄厚产业基础的盛会,已经从小到大,从义乌走向世界。随着义博会的逐渐成熟,义乌也将更多城市文化元素注入其中,让这张“金名片”更加熠熠生辉,而义博会也见证了义乌这座“会展名城”的崛起。即日起,中国义乌网推出义博之星栏目,聚焦义博会25年标杆力量的代表,见证他们与义博会的共同成长路。
中国义乌网10月8日讯(记者 龚成浩 编辑 楼菲莉)作为义乌“末代货郎”的双童吸管董事长楼仲平,既是鸡毛换糖的亲历者,更是“鸡毛腾飞”的受益者。“宁可盈利不做大,不要做大不盈利,这是我一以贯之的经商理念,更是义乌人在鸡毛换糖过程中为何‘进四出六’的要义所在。”楼仲平回忆道。
义乌市场的兴盛,成就了楼仲平“吸管大王”的梦想。20多年来,楼仲平与双童吸管始终致力研发、生产吸管,“做全球最顶尖的吸管专家是我们的口号。如今制造业不缺规模,缺的是精益求精的品质和企业的工匠精神。”如今,双童作为全球吸管行业领军者,参与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
“义博会”带来“国际化”
“1995年的时候,双童吸管还是前店后厂的传统模式,外贸比例低,急需开拓国际市场。”楼仲平告诉记者,首届义博会时(义博会还未正式更名),场地直接放在篁园市场的二楼通道处,因为离场地近,双童吸管就把产品一股脑地全摆开来。虽未正式参展,却让楼仲平发现了新的商机。
据楼仲平回忆,因这股东风,双童收到了源源不断的外贸订单,到2000年左右,双童吸管的外贸额占到了近70%。“双童的发展脉络是与义博会一脉相承的,没有人会想到义博会能有今天的成就,义博会带着双童走向了国际化。”
从秸秆吸管、纸制吸管、塑料吸管到玻璃吸管、不锈钢吸管、聚乳酸吸管,从第一台海外购置的吸管设备,到如今车间里的智能化设备,无不讲述着吸管大王双童的历史发展。
“其实我们的产品很简单,就是一根直的,一根弯的,然后连接瓶子。”吸管有其共同性,但是各国人民却有着不同的个性。通过义博会平台,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商把他们的文化喜好、习惯要求带到了双童。双童在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也走出了中国,见到了一个更为宏大的世界。“现在双童大部分销得好的产品,其实都得益于这些年参展义博会后带来的国际市场的影响。”
“义乌制造”需要“义博会”
日前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正式下发通知,批复同意“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更名为“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可以预见,更名后的义博会将更加突出“标准”这一特质,进一步深化“标准引领品质提升,标准畅通国际贸易”理念。
作为义乌制造型企业里面转型最成功的典范之一,双童吸管更是“义乌制造”的重要代表。二十多年以来,双童吸管先后承担了多项吸管行业的国际标准起草编制工作,为中国吸管行业的长远发展争取到了规则主动权和行业话语权。
“义乌的制造业也好,小商品博览会也好,这两者是融通的,我们可以通过参加义博会,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楼仲平认为,义博会是企业转型的助推器,通过大平台的交流,赋予小企业更加清晰的发展思路。
一场展会带来的直接订单是有限的,但在展会后的碰撞能带来无限的商机。“我们参展最初的目的是订单量,而现在我们想要的是品牌的推广,近几年,双童的新品发布都是以义博会为桥梁。”楼仲平认为,今年的义博会更名将会加速催化义乌市场的发展与繁荣,能让更多的制造企业看到更远和更大的一个平台。
开拓市场离不开“义博会”
在一些电子商务人士看来,义乌信息特别多。虽然在义乌从事电子商务成本并不低,可他们却舍不得离开义乌,因为义乌是风向标。“未来义乌市场的物理空间不会越来越大,但信息流会越来越多——义博会作为义乌市场的实体‘面貌’,这是别的地方难以复制和超越的。”楼仲平说。
电商产业链日趋成熟,让不少网店卖家热衷于“直播搜货”,也令不少客商对参加义博会抱有迟疑的态度。“我要纠正一个观点,互联网带来的不是冲击,而是融合。”楼仲平表示,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兴起,让义乌市场的发展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也给义博会带来了更多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有机融合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的交易额你是看得见的,但你看不见实体市场每日的‘小’交易额。”楼仲平说,义乌拥有50万户的市场主体,它不是一日而就的,是数十年的日积月累。义乌市场的经验是虚拟市场难以复制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市场不仅没有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反而得益于互联网融合之后新的变化,为义博会的长久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不能仅仅只看表面的东西,要把义博会作为深入了解义乌市场的桥梁,开拓新兴市场。”楼仲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