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感谢义乌的热心人帮忙牵线寻亲,没有他们组织,可能这辈子我们都无法跟失散的亲人见面。”昨天,找到失散49年的妹妹的朱国良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义乌有不少家庭曾遗弃孩子,他建议这些家庭加入DNA采集库,早日找到亲人。这些天,义乌爱心公社的40多名志愿者在河北组织了多场寻亲会,帮助更多的人找到亲人。爱心公社负责人赵云峰说:“看到家庭团聚的感人场景,流了很多眼泪,也越加感受到寻亲活动的意义所在。”
81岁的老父亲
让失散的女儿打自己一顿
“妈妈去世前一天,还惦记着这个失散的妹妹,没想到,这次我们真的团聚了。妈妈要是知道了,一定很开心。”时隔38年,找到失散的妹妹,义乌的陈雪琴难掩激动之情,泣不成声。她一旁81岁的父亲陈克森则一直痛哭自责。
10月16日,家住义乌北苑街道拥军小区的陈克森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河北临漳县,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四女儿,相间的那一刻,大家抱头痛哭。陈克森四女儿38岁的郝艳芳提及小时候的生活,哭着说:“从小我就经常问,为什么别人都有父母,而我却没有。”一旁的老父亲听后拉起女儿的手,愧疚地要让女儿打他一顿。
1981年,陈克森第四个女儿出生,因家境贫困,忍痛遗弃。这些年来,找到四女儿,一直是老人的心愿。老人的老伴去世前一天,还在床上念叨着“要是能找到四女儿就好了”。
今年8月21日,得知本报和爱心公社在绣湖公园举办寻亲大会,陈克森老人独自乘公交车赶到现场,采集了DNA样本。他没想到,这么快就传来DNA匹对成功的好消息。这次,老人不顾年迈的身体,坚持要赶到千里外的河北,和失散的女儿相聚。
郝艳芳如今是三个孩子的母亲。18岁的儿子跟丈夫外出打工,家里还有一对上学的子女,一个年迈的婆婆。当年她被一个单身男子抱养回家,后来在该男子姐姐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生活相当艰辛。成家后,郝艳芳夫妇靠打工在村里盖起了漂亮的小楼,邻居们都夸她勤劳能干。
分别前,二姐陈雪琴一再邀请郝艳芳今年春节带家人来义乌看看。“生活中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们说,我们是一家人。”
相隔近半个世纪后,
双胞胎兄妹相聚
这次,家住义乌大陈镇红旗村的朱国良夫妇也跟随寻亲志愿者赶到河北。在那里,朱国良跟失散了49年的双胞胎妹妹封俊芬团聚。朱国良说,当年,因家里已有5个子女,再生下一对龙凤胎后,父母将妹妹送给他人,之后便没了妹妹的音讯。这次在爱心公社的垫资下,封俊芬采集了DNA样本入库,幸运地找到了家人。如今,封俊芬已当了外婆,在当地工厂上班。当朱国良把妹妹的照片传给家里的父母看时,年过八旬的两位老人依然不敢相信真的找到了这个小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