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10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柳青 通讯员 金南星)“你不知道,我看他能吃饭、能说话,有多高兴。”小华(化名)妈妈说话时声音颤抖、难掩激动,谈及小华的经历,她直言“现在想起来都还是心悸”。
10月1日,小华独自一人在马路上行走时遭遇车祸,立即被送进浙大四院急诊抢救室抢救。神经外科欧昌江副主任医师来到急诊快速检查发现,患者陷入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照无任何反应,属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已发生脑疝。考虑到患者病情危急,但无身份证件且联系不到家人,急诊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给予一切抢救条件。
急诊团队、神经外科团队、手术室团队、麻醉科团队等多学科快速反应、相互配合,用最快速度做好各项术前准备。30分钟后,小华顺利进入手术室。凭借丰富经验和娴熟技巧,欧昌江医生及助手快速实施开颅手术。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结束。此时,小华的家属终于赶到医院,见到已经完成手术的孩子,小华妈妈泣不成声。
随后,小华在重症监护室得到了密切精细的照护。术后2周,小华苏醒,逐步恢复意识,这令大家倍感惊喜。但是治疗远未结束,小华出现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脑积水,原已好转的病情又趋恶化。11月7日,欧昌江医生再次为其行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缓解后,小华病情再次好转。随着病情日趋稳定,11月18日,神经外科团队为其行第三次手术———右侧颅骨修补术,将原本手术去除的脑骨瓣进行人工修补,重新恢复正常的颅骨形态。
住院60天、经历3次大脑手术,从昏迷到苏醒、从开口说话到部分肢体能力恢复,细数孩子的这些经历,小华妈妈又红了眼眶。她说:“谢谢你们这么无私,我孩子当时身上什么都没有,却还是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现在恢复成这样,我们已经很满意了,接下来肯定会更好。”据悉,本月初,小华已顺利出院,小华父母表示,接下来他们计划带孩子回老家做康复治疗,争取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