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31日讯(义乌商报见习记者 季品娴)义乌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东部,市域面积1105平方公里,下辖6镇8街道。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总体要求,实现义乌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发展更协调、开放格局更完备、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社会环境更和谐”的目标,妥善处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以生态修复打造绿色矿区
满目青山苍翠、绿意浓浓。在城西街道山洞坞现场,矿山办公区、生活区、工业广场……皆被绿色环绕,很难与过去灰尘满地的矿区联想在一起。近年来,为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利用好矿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做法,让绿水青山怀抱金山银山,在“双赢”中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据介绍,绿色矿山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山,是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的矿山,绿色矿山创建是建设新型矿山的一项探索性工作。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两美”浙江建设的总体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绿色义乌”为目标,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严格落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准入制度,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遵循矿山建设与环境建设“三同时”制度,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和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针对我市辖区范围内在采的山洞坞采石场,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制订了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强化矿山企业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责任主体并切实承担起绿色矿山建设的主体责任,要求矿山企业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从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六方面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强化监管、激发活力,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通过创建工作,促进矿山企业提升素质,努力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目前,该矿山已完成创建工作,并根据《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按时纳入了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
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再强化
今年,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浙江省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工作,使资源利用更高效、矿容矿貌更美化、生态环境更优化、开发秩序更有序;持证露天矿山开采更规范,“边开采、边治理”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应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全面完成;严格落实禁止新建露天矿山建设项目的要求,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全面摸排、综合整治、生态修复、严格管控”为手段,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快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工作,促进我市资源利用更高效、矿容矿貌更美化、生态环境更优化、开发秩序更有序。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落实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等活动,广泛宣传开展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从而形成以政府部门为核心、各项政策措施为保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矿地综合利用为抓手,全面推进废弃矿山资源再生行动,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林则林”的治理思路,坚持属地负责、综合施策、严格管理,通过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促使土地资源再生利用。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对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的组织实施,从源头入手,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治理方案的设计,从而保证项目的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理想的治理效果。治理工程实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利用社会信用体系对工程施工单位进行信用核查,对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坚持保证金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工程验收制度,狠抓项目施工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