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浙江日报》6版
就业技能不足免费培训、创业资源不够帮忙对接、语言基础相对薄弱有人教……如今,18万来义乌就业创业的少数民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
为助力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义乌探索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工作法,精准聚焦少数民族群众需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培育孵化等形式,依托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确保各类培训项目常态化。
每周六上午9时至12时,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服务少数民族的语言培训班都会如期举办。“他们来义乌,语言相通是能留下来的基础。”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何文君告诉记者,社区借助义乌工商学院的资源优势,聘请公益专业教师团队,给少数民族学员上课。培训班一年一期,一期大约100名学员。
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培训,义乌已开展多年,培训地点也由最初的鸡鸣山社区扩展到多个社区,培训内容不断拓展丰富。“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还穿插法律法规学习、国学经典诵读、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义乌市委统战部民族科科长张磊说。截至目前,全市已服务少数民族群众2万余人次。
义乌还以社区为单位,陆续开展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款包是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你们看……”日前,住在北苑街道四季社区的仫佬族姑娘韦琳试水了一场直播卖货,短短两小时就吸引了2500余名网友,不少带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被抢购一空。“最近在社区学到了很多电商直播知识,跟着老师积攒了宝贵经验。”韦琳说。
“我们以电商培训为重点,从货源选择、网店运行管理、物流渠道、直播销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提升少数民族学员创业共富能力。”义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王东介绍,2018年至今,义乌累计开展各类学习培训30余期,服务少数民族群众3万余人次。疫情期间,还特别推出为期两个月的网上培训课程,累计直播52场次。
为帮助少数民族创业者突破发展瓶颈,义乌还充分发挥统战资源优势,建立义乌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广泛吸收各省在义商会的各民族企业家骨干和草根创业者入会,发挥“传帮带”作用,对接义商总会等商会组织,形成结对共建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