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7月20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余依萍)一年一度毕业季,职业选择再次成为热词。如今的年轻人,面对就业有着更多样的选择和机会。在义乌的养老行业,就有这么一批“90后”“00后”,用专业知识和青春时光,陪伴着如家人般的银发族。
数据显示,义乌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17.01万人,占比19.94%,即将迈向中度老龄化社会。目前养老护理工作吸引力如何?养老机构如何引才留人?7月19日,记者走进义乌市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怡乐新村”)进行了探访。
护理队伍亟须“年轻血液”
“到养老院实习的第一天,就看着护理员帮老人饮食、清洁、排泄,这是我毕生难忘的场景。”陕西姑娘梁童从未想过自己的职业生涯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始。但她没有放弃,工作5年的她,如今已成为怡乐新村的院长助理。
梁童出生于1994年,在陕西工运学院学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她,在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实习近一年后,于2017年来到怡乐新村就业。
实习第一天的视觉和嗅觉冲击,让梁童至今仍记忆犹新。“恶心、吃不下饭,甚至一瞬间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毕竟,在学校里学的都是偏理论的东西,即便是实操,也都是在假人模型上。”她说。另一方面,梁童负责的老人是一名失智老人,性格十分怪异且不好相处,与她此前设想的陪着老人聊聊天、做做手指操的护理员工作完全不同,这也让她内心深处打起了“退堂鼓”。
为了顺利拿到毕业证,梁童咬咬牙坚持过了实习期。当其他同学纷纷选择回到老家,甚至离开养老服务这个行业的时候,梁童却坚定地选择留下来,并且也得到了实习机构管理层的认可和赏识。而在这段时间内,她对养老行业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并愈发看好自己的职业前景。
据统计,怡乐新村一线护理人员在200人左右。怡乐新村院长周晨斌说:“但从年龄上来看,35岁以下的只占到了0.06%,50岁以上的则有94%,一线人员的年龄结构明显偏大。”
当这些年龄偏高的一线护理人员逐渐离开这个行业,如果没有年轻人员的加入,这支养老人才队伍将逐渐萎缩。另一方面,随着智慧养老等多元养老模式的应用,以及养老行业管理的需求,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年轻人,也已经成为养老人才队伍最为迫切的需求。
年轻人带来生机和活力
“这么年轻,能照顾好老人吗?”“今天来,明天走,又脏又累的活能干多久?”对于家属的质疑,梁童也用扎实的专业和热情的服务予以回应。在她看来,作为养老院护理员团队中年轻的管理层,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说在任何一个方面不能比别人强的话,就没法让人信服,也做不好管理工作。
一开始,梁童跟着资深的护理员学习实际操作,弥补学校里无法涉及的领域。随后,每当有知识培训、技能比赛,她也会作为提升自己的机会牢牢抓住。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怡乐新村给年轻人提供的机会。每次有省、市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时,怡乐新村会优先考虑让年轻人参加,相比于收获荣誉,更多考虑的是让她们通过与行业内佼佼者共同集训和比赛,取长补短。
与此同时,怡乐新村从“观察、计划、传授、协助、考核、提升”等方面全方位建立“一对一”带教机制,在岗位晋升方面,不看年龄、只看工作成效。“比如吴晓梅,虽然是个‘95后’,入职5年的她已经做到了党支部书记、行政人事部主任的位置。”周晨斌说,让年轻人有足够上升空间,才更有成长的动力。
事实上,年轻力量的加入,给养老院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护理服务更为专业,还在于生机和活力。周晨斌说:“像吴晓梅这样的年轻人,不仅能带动整个社工团队的精神面貌,还能让老人们也感受到更多来自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00后”见习楼栋长殷佳婕也是如此。每次她去巡房,89岁的陈奶奶夫妻俩总会拉住她扯上一会儿家常。“小殷再好不过了,对人和气,又特别关心我们。”陈奶奶说,为了经常可以见到小殷,自己和老伴特意搬去了她负责的楼栋居住。
养老需要支撑,如何引才留人?
让众多老人安度晚年,必须构建完善的养老支撑体系。当前,怡乐新村正尝试通过多元的方式,打造这样一支队伍。周晨斌介绍,怡乐新村搭设了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引导年轻群体加入为老服务人才队伍,并通过与学校、养老机构的合作,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据了解,怡乐新村24名管理层中,“90后”占据8个席位,“00后”有4位,其中8位从实习生开始做起,从管理培训生晋升到储备干部,再转为管理岗位。在市民政局“牵线搭桥”下,怡乐新村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5家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截至目前,签约2022年应届生40位。
“我们希望全社会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关注度能够提高,让他们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也借此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和事业能够有更多的理解和认同。这样,我们在招收年轻服务人员时,也会更有底气。”周晨斌说。
记者了解到,当前,义乌出台了《义乌市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学生入职奖补办法》,例如在以奖代补方面,中职及以上学历入职满1年后仍在岗服务的即给予补助。依托政府部门对养老行业发展的重视以及相应政策制度上的支持,加入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年轻人正在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