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E网观察 正文

评论 | 侠肝义胆勇担当

发布时间: 2025-03-18 08:53:01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叶帮锐在全市干部大会上点赞义乌人具有“侠义”精神,的确说得十分到位。

  “刚正勇为”是义乌精神的其中一部分,《义乌市志》称:“义乌古代先贤的刚正,不是徒逞刚强,而是因‘正’而‘刚’。‘正’就是植根于‘民本思想’而为民请命的一腔浩然正气。”

  “刚正”与“侠义”在语义上有一定联系。在义乌历史上,政界,刚正不阿,为民请命者有之,宁可断头不弯腰,宁可罢官说公正;民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者有之,对自己可以忍辱负重,对他人却会两肋插刀。

  唐代骆宾王之侠肝义胆,千载而下,尤为义乌典范。《金华徵献略》的作者认为,武则天破坏李唐帝统时,骆宾王“首先倡义,指斥不讳”,不愧为“慷慨节侠士也”。他一生多次遭贬,但在被诬坐牢后仍宁折不弯。后助李敬业造反,起草《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诘问“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发出“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豪言,震撼朝野。

  至于其他忠勇例子,也是俯拾即是:南宋著名政治家徐侨,敢于穿旧衣服、破鞋见皇上,忤逆权相史弥远,居家十七年不与奸臣为伍,朱熹称其为“明白刚直之士”;黄溍“刚中少容,触物或弦急霆震”“足不登巨公势人之门”;王炎泽被明代大儒方孝孺称为“直谅刚严之君子”;喻侃,义乌著名文人喻良弼之侄,进士出身,为官清廉勤政,然仕途坎坷,“头顶法理三尺剑,为民做主莫糊涂”,执法如山,不偏不倚,“喻青天”的名声不胫而走。

  清末的朱一新,更是侠士的代表人物。1890年初,康有为回广州后,同朱一新交往颇多,对朱一新的人品学识均表示尊重,因此,康有为选择朱一新作为《新学伪经考》第一位知名学林的读者,原期待着这位当时知名度远高于他的岭南学界领袖的赞赏认同,但是朱一新读了《新学伪经考》的部分书稿,却复函批评,这无疑给康有为当头浇下一盆冷水。光绪十二年(1886)四月,北洋大臣李鸿章以北洋海军已编练成军为由,奏请钦派大臣校阅。慈禧太后当即派总理海军大臣醇亲王奕譞亲往巡阅北洋各海口,又派太监李莲英随行,拟从兴办海军的军费中挪用一半移作修建颐和园之用。太监检阅海军的消息一传开,舆论一片哗然,但朝廷命官却明哲保身,保持沉默。只有朱一新似乎吃了豹子胆,上《豫防宦寺流弊疏》。

  疏入,朝士震骇,朱一新坦然无惧,慈禧阅表后十分震怒,下旨诘责:“疏言苦衷何指?”八月二十七日,朱一新上《明白回奏疏》进行辩解,并进一步揭露李莲英恃宠而骄,妄自尊大。呵责奴才,伤及主子,慈禧恼羞成怒,将朱一新降为六部主事候补。

  朱一新的正直无畏,得到社会上下好评,京师市民更是称誉朱一新为“真御史”。尤其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看到后,拍案叫好:“好多年没读到如此文章了,有朱一新,可见京师风流之风未绝。”

  明代义乌兵威震一方,从此义乌“兵样”著名于当时,流芳于百世,其原因靠忠勇,但起因还是凭侠义。戚继光得知义乌人忠义、侠义,才到这里招兵。崇祯的《人物传·武功》中说:“夫武勇何以载之志也,以其激于义也。”

  到了现代,义乌人的这种侠义气节依然,在冯雪峰、吴晗等名人身上都有所体现。

  冯雪峰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与人交往重友谊、讲义气,身上除有文人气以外,也有侠义之气。他讲原则,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正直敢言,尤能助人于患难之中。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极富传奇色彩和人格魅力。

  冯雪峰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期间,一位客人登门造访后,冯雪峰礼貌地把他送出门外。车子恭候在门口,谁知那位客人也不去拉车门,只是站在车门前,直到司机下车来为他拉开车门,他才坐进去。冯雪峰见状,大为光火,破口大骂:“像这种官僚十足的人,连车门都要别人拉,还像个共产党员吗?”

  1979年在冯雪峰的追悼会上,一副挽联就很能体现他一生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

  刚毅不阿,激浊扬清,傲骨厉冰雪;鞠躬尽瘁,愤世嫉俗,丹心照珠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周新民、潘光旦介绍,吴晗加入了民盟组织。此后,吴晗还动员著名诗人闻一多加入,从此,两人成为患难与共的民主斗士。在西南联大民主运动集会上,经常可见到吴晗、闻一多公开演讲的身影。吴晗演讲如机枪扫射一样;闻一多演讲感情充沛,如火山爆发,在学生中掀起极大的热情,因此,他们被昆明的学生称为“雄狮”与“猛虎”。

  一管可窥豹,观叶能知秋。由此可见,义乌人刚正、勇为、耿直的侠义精神一如既往,诚如《义乌市志》所说:义乌人“仗义、诚实早成秉性。遇事,以理服人,不畏权威,不怕威慑;待人,诚实守信,说一不二,一根肠子通到底;为友,仗义气,可以两肋插刀、赴汤蹈火。”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