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截图
这两天,多位义乌老板娘的“霸气喊话”,刷屏网络。
“不可能减低成本,价格只会上涨不会下跌,以前是客户要什么我卖什么,现在是我有什么客户买什么,主动权在我们这里,我们有品牌定价权,关税最终由美国消费者买单。”“美国客户要就来拿货,不要就换赛道,可以给欧盟客户。”“义乌产品是卖全球,我们的合作客商遍布五大洲。”“国际贸易没得做,就做14亿人民的生意。”“接下来我们做国货年货,做我们中国人节日的产品。”……
没有恐慌,只有从容,没有悲观,只有信心,取代抱怨的,是“想办法”“找路子”。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既透着积极乐观、勤劳拼搏的态度和价值观,也不乏随机应变和灵活变通的智慧和能力,更展现出一种“愈挫愈勇”“越压越强”“不蒸馒头争口气”的精神面貌。
就连外媒记者探访义乌后都感叹:“美国订单少了,但他们的士气却更高,且斗志昂扬。”依靠自我突破困境,在危中求机,化危机为机遇,是义乌商户们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我有什么客户买什么,主动权在我。”支撑这份自信的,是义乌产品在服务、品控和价格等方面的“强竞争力”,是供应链、产业链的完善与强韧,是产业依托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不断转型升级和迭代进步带来的底气。“没有地方比中国更加物美价廉”“没有地方能取代义乌”,时间会证明,这绝不是夸张之语,是客观事实。因为有“好产品”,义乌才有“强定力”。
“美国不要就换赛道,义乌产品是卖全球。”自由贸易与经济全球化,为义乌商户提供了足够的“闪转腾挪”空间。“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积极开拓国际多元市场,是义乌商户应对“关税关”的一则重要“方法论”。3万义乌商户用AI做国际生意,就是“义乌卖全球”的一个生动缩影。一头连着210多万家“中国制造”企业,一头连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样的中国义乌,充满黄金机遇和想象空间,未来大有可为。
“加快转内销,做14亿人民的生意”。一个客观事实不能忽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是所有义乌商户的“坚强后盾”。出口转内销,耕耘内需市场,激发内需潜力,对企业来说,是新可能、新机遇。这不是什么后路退路,而是好路稳路,也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而是真正的长久之道,是在拥抱一片“新蓝海”。事实胜于雄辩,最近就有一家外贸企业库存积压转内销,仅5小时就卖出6.2万单。更何况还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速形成和完善,国内大循环的进一步做强和消费提振、内需扩大。
义乌是中国经济的缩影,更是全球贸易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义乌老板娘”是义乌商户的代表,她们的“霸气放话”,是中国底气、能力与信心的一个现实表征和微观缩影。这相当于在明示美国:没你不是玩不转,做生意就好好做,别搞极限施压、胡作非为这一套,我们不吃,“世界超市”无惧美国关税霸凌。
“关键时刻支持祖国一切决定”“愿和国家一起渡过这个艰难阶段”,义乌商户们的集体表态,也说出了我们的共同心声。有这么好、这么团结的商户、企业和人民,“上下同欲者胜”,现在中国正在发生的事,使这句话“含金量”不断飙升。